中国女性对中国当代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中国女性自觉承担了改革开放的许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当代发展铺平了道路。中国宏观层面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成功转变,以及微观层面的企业经营机制顺利转换,是与占下岗工人总数60%以上的下岗女工以自我创业或非正规就业的方式,自我化解下岗危机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千百万来自农村的女性农民工劳作在制衣厂、玩具厂等出口厂家的流水线上,也就没有外向型的中国特区经济崛起,并以巨大的价格比较优势迅速提升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如果没有近2000万农村女性留守家园,农村家庭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都将受到难以估计的影响。所以,中国女性对中国当代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她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以国家利益为重、为民族分忧解难的性别意识与行动。
中国女性社会与家庭“双肩挑”,既直接参与经济财富创造,又为中国当代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据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举行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显示,18岁至64岁中国女性的就业率高达87%,只比同龄男性就业率低6.6%,就业女性占所有就业人口的比例超过45%,如果加上由于男女不同退休年龄的规定而提前退出劳动岗位的女性人口,那么,绝大多数中国女性都通过对户外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参与,为中国当代发展添砖加瓦。此外,调查发现,中国已婚女性同时还是家务和家教的主要承担者,她们每天用于从事家务和家教的平均时间至少比丈夫多一个小时。她们在业余时间对家庭事务的主动担当、恪尽职守,确保家庭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不仅为中国当代发展保持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健全与稳定,而且还解除了男性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男性对中国当代发展的贡献有相当一部分要归功于中国女性。或者说,中国女性对中国当代发展的贡献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来自对社会劳动亲自参与的直接贡献,二是通过提高中国男性工作产出的间接贡献。
中国女性对社会的参与,还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当代发展的思路和模式,提高中国当代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女性特有的优良品质,如源于母爱的责任感与爱心、源于对社会形象爱护的自律与敬业、源于理性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创造力,以及韧性与柔性交融的管理才能、重于微观过程的亲力亲为、面对逆境不放弃的坚定与持守、强调投入产出的节俭办事意识等等,都因为中国女性更广泛地参与市场生产与社会事务,尤其是对公共决策过程的介入,由原来潜在的、个体化的私人品格资源,转化为显现的、群体化的社会精神财富,在社会各领域或影响、或改变了过去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发展思想和方式,导致给中国当代发展带来更多成果的以发展为主题的性别交流、合作与替代的社会变迁。以中国女性进入政界为例,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女性参政人数的增加、执政层次的提升,还是对女性领导性别优势的认可与发挥,都有利于贯彻落实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建设一个亲民、廉洁、公正、富有效率的政府,有利于通过民主、务实的行政作为推动中国当代发展。
- 2010-03-08保障房建设当去“蜗牛化”
- 2010-03-08甄小英:推进党内民主需要办哪些事
- 2010-03-08刘尚希:调节贫富差距应从起点入手
- 2010-03-08实事求是看待民国人物是一种历史进步
- 2010-03-08杨元庆:真正拉动内需是要让更多的人能够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