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医改应当尝试不同模式
www.fjsen.com?2010-03-19 14:54? 迅之?来源:南方日报    我来说两句

始于2008年6月的“子长医改”,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果,至少从数据上看,五成以上的医药降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子长医改模式是否可以在全国县级医院推广,这恐怕不是当地靠自我评价就可以达致的目标。所谓子长医改模式,其实主要手段就是医药公开招标采购和配送,同时让医生利益与处方价格脱钩。老实说,这种行政大包大揽的改革要想能够取得成绩,关键看县领导的魄力和任期。如果没有魄力,势必造成医药既得利益集团反弹,明里暗里抵制改革;如果领导发生更迭,新领导不支持这种高额财政支出的医改,那么,子长医改随时可能中途夭折。这就是行政大包大揽医疗改革难以闪躲的弊病。

相对于子长医改而言,广东高州医改模式缺少政府的干预,但效果更好。这主要在于这场改革是由高州市人民医院自发开启的,是一种医德的自我约束。但是,高州市人民医院的改革也依然是由个人主导的,也就是院长主导的结果。但行政主导和院长主导差别很大,前者每年必须支出巨款以维系医改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但高州医改却不存在经济损失的说法,非但不存在,反而由于质优价廉,而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在不要政府一分钱的情况下年年发展,医院经济效益与日俱增,在品尝到市场好处的情况下,即使高州人民医院的院长更换了,但这条改革的路子已经形成可靠的路径依赖,完全可以持续下去。当然,高州医改的实践也充分证明,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并不必然就赔钱。

其实医改能不能成功,说白了,要看账算得好不好。政府大包大揽,以计划手段的方式搞医改,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是没有错的,但是,这样的公立医院应当是平民医院,是普通老百姓看得起病的地方,是可以尝试免费医疗的地方,而不是一边享受计划的好处,一边还要参与市场经济竞争。中国现行医疗体制存在很多弊端,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政企不分。相当一部分公立医院既是事业单位,又以实际营利为目标,还要通过行政力量排挤民营医院,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其结果就是造成垄断,老百姓看病费用居高不下。但又不能简单地把过错全归到公立医院身上,应该说,管办不分的现行管理体制是罪魁祸首。管办不分,医疗管理部门就可以通过公立医院获得强大的部门利益以及私人利益,一些公立医院甚至成为了管理部门的小金库、后花园。高州医改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没有向政府要一分钱,也就取得了较大的自主运行权。

该计划的不计划,该市场的不市场,是现行医改面临的大难题。子长医改是把该计划的计划了一下子,而高州医改是把该市场的市场了一下子,两者的路径不同,其对医疗问题解决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显然,医疗管理体制管办分离,是一条更值得尝试的改革路径。同时,应鼓励更多的地方进行形式多样的医疗改革,如此,方能通过比较知晓哪一种改革可为我所用。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