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废墟上盛开民族团结花
——各族群众患难与共抗击玉树地震
www.fjsen.com?2010-04-19 14:54?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1000多年以前,文成公主沿着唐蕃古道进藏,在途经的玉树县,至今耸立着一座文成公主庙。这条古老道路和这座古老庙宇,在见证历史沧桑的同时,也见证着血脉相连的民族亲情。

地震突如其来,美丽的乡村城市在瞬间成为废墟。面对天灾,各族群众患难与共,守望相助,在碎石瓦砾中,在残垣断壁间,在担架手术台旁,在抢通的公路侧,再一次以爱心、以力量、以坚强,共同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感人乐章。

紧急关头舍生忘死

玉树州红旗小学共有1900名学生和110名老师,包括藏族、汉族、回族等多个民族,其中90%以上是藏族。14日地震发生时,红旗小学的师生正在操场上早读。大地在剧烈震颤,操场上的孩子们惊慌失措地向操场边跑去,有的还抽泣起来。老师李军红和尕松求珍疾步向孩子们跑去,她们伸出双手,把孩子们揽在一起,不停地安慰着孩子们:“别怕,别怕……”

老师们陆续赶到了学校,并将孩子们顺利转移到了校园附近的空旷地带。他们一个个与孩子们的家长联系,一时联系不上的,老师就一直将孩子带在身边。当时,许多老师都没来得及问问自己家人的安危。在大地震中,红旗小学没有一名师生在学校伤亡。

千百年来,在玉树这片美丽的高原土地上,各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早已水乳交融,不分你我。面对突然的灾难,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各族人民挺身而出,生死相依,迅速展开自救、互救。

14日清晨,玉树州妇幼保健院,汉族护士蔡凤菊和藏族大夫普措文毛前一天晚上一直在医院值班。突然,楼房摇动起来,地震了。在走廊一头,正在病房的蔡凤菊马上组织6名病人从窗户爬了出来。在走廊另一头,为组织4个病房的15名人员逃离病房,普措文毛没有跑向仅隔几米的大门,而是逆向去组织病人逃生,当他和其中的一名陪护人员即将走出大门时,楼塌了,那名陪护当场遇难,普措文毛也被压在砖石下。

危险显而易见,但蔡凤菊想都没想就跑过来了,她将普措文毛挪出来,背在身上,一步一步向安全的地方挪去。不一会儿,医院领导和同事们陆续赶到了医院。在安排好普措文毛后,大家在上午10时左右就赶到了玉树州体育场,立即对送来的地震伤员展开救治。18日上午,记者在体育场见到了这群由藏族、汉族、蒙古族等组成的白衣战士,自14日始,他们一直没有离开过体育场。

4月14日的玉树,充满了力量、勇气与真情。藏族、汉族及其他各民族群众,在最宝贵的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互帮互助,让许多面临绝境的人们获得了生的希望。

危急时刻守望相助

“没有这些‘门巴’(藏语‘医生’)亲人,我们这些人可能早没了!”躺在病床上的才吉老人,向那些和善的医生和护士竖起大拇指。

玉树州体育场上,解放军第四医院高原医疗队的帐篷内,护士马何萍正微笑着给老人检查。她告诉记者,老人已70多岁了,在地震中被埋,腰部受伤严重,16日就开始住在流动医院内。记者抬头看了看,帐篷内的四张简易病床上都躺着伤员,医生和护士们正在做治疗和检查,语言不通的,中间还有翻译帮忙。

记者在体育场看到,武警总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大学医学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久美藏医院等众多医院,均在此设立了流动医院或医疗点。这些医务工作者和接受治疗的伤员来自不同的民族,有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土族等。

不论是危急时刻的舍命相救,还是灾难之后的温馨抚慰,都无可争议地证明:一脉相承的民族团结传统,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18日,在结古镇街头,出现了两个爱心充电处,人们可以到这些地方免费给手机、电筒等充电,四川新蜀建筑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这个小小的举措,在地震后给许多人带来了方便与温馨。分公司总经理王小红说,公司在玉树开展业务已经两年多了,这里的群众尤其是藏族群众给了他们许多帮助与方便,公司里还招用了不少当地群众。“我们和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都是民族兄弟。你想,兄弟现在遭遇了这么大的灾难,我们能不站出来吗?”王小红说。

地震发生后,连接机场和重灾区结古镇的公路因塌方,车辆无法通行。打通道路,十万火急。第一时间,新蜀公司组织大型机械和精干人员,赶赴现场,和其他公司一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抢通了这条救灾生命线。大量人员和物资沿着这条生命线,源源不断地抵达救灾最前沿。

危急时刻,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人出人,这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又一个最强音。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