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无论海外市场还是国内金融市场,对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风险忽然变得异常担心甚至恐慌。忽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风险显然是不对的,但过分夸大也不客观,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并不会出现风险集中爆发的情况
在2009年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支持了基础设施投资和城市化建设,为中国内需的扩张提供了积极的动力,也使得银行贷款快速增长。为此,这个平台的融资风险开始引起监管者关注,不断进行风险提示和监管指引,促其平稳发展。
但今年以来,无论海外市场还是国内金融市场,对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风险忽然变得异常担心甚至恐慌,不少机构投资者认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迅速增长,会导致银行信贷风险迅速上升,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将降低地方政府收入,进而降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偿还能力,引发财政风险。
在当前体制下,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应规范化,而不宜“妖魔化”
忽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风险显然是不对的,但过分夸大也不客观。过分夸大,是因为忽视了一些因素。例如,商业银行对于在这类平台中占70%以上数量的县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一直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分析融资结构,财政偿还能力较强的省市级投融资平台的融资占有主要比重;土地收入在地方政府收入中超过50%的城市实际上在中国屈指可数,绝大部分城市的财政收入结构是多元化的,对土地收入的依赖度相对有限。
在中国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中,地方政府通过各自的投融资平台融资,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不能一概否定。从一般意义看,地方政府之所以要设立融资平台,主要是因为在中国分税制的财税体制下,中央和地方在事权和财权的分配方面,出现了事实上的事权重心下移而财权重心上移,导致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不对等;同时,中国的转移支付制度尚不完善。因此,在中国城市化加快发展阶段,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而大部分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远远无法满足庞大的资金需求,唯有寻求外部融资。也因此,尽管目前中央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调控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信贷资金流入地方融资平台,但在地方政府不允许直接举债、债券市场发展又严重滞后的情况下,银行贷款依然是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
- 2010-05-11让住房报告成为反腐利器
- 2010-05-11《廉政准则》: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
- 2010-05-11中国面临的五大机遇与三大挑战
- 2010-05-10李捷:中国发展的三大历史性突破
- 2010-05-10西门庆被争抢,闹剧?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