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www.fjsen.com?2010-07-13 17:48? 崔光宝?来源:中国人事报    我来说两句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的国际化、人才服务的贸易需要及相对资格的互认,对我们现今的职称工作提出很多新的要求。新的形势要求我们职称工作要适应新的变化、有新的发展。

现行的职称工作暴露了一些问题。

一是现行的职称制度不能完全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许多非公经济、社会组织人才未能纳入现行职称评价范围;

二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的标准不科学,各系列评价标准存在差异,特别是没有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三是专业技术职务存在着终身制的问题。四是聘后管理不适应现代管理制度规范。针对这些问题,“十二五”期间,职称制度有必要加以改革。

第一、推行专业资格结构评价。

在职称评价体系中,按照“模块化”运作模式,将评价条件分解为品德、学历、资历、学识、技术、能力、业绩等若干要素,分别打分,实行量化评价,其中学识、技术、能力和业绩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建议占到总分的60%-70%。学历、资历、论文不再作为职称评审的首选,能力、学识、业绩将取代学历、资历、论文等成为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在职称评价中对业绩平平、能力低下,达不到规定条件和分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授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二、实行特殊评审政策。

将职称评价向企业或特殊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的突破,充分调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有突出贡献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专利,专利应用达到一定规模,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限制,职称评审应予破格;

二是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论文数量不作限制性要求,对论文达不到规定要求者,可提供能反映其能力和贡献的科技改造、技术创造、发明专利、研发项目、工艺方案、技术鉴定报告、项目可行性方案、行业标准等替代,进一步突出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评价。

三是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等奖项之一的主要完成人,或获得两项以上发明专利的主要持有人及省级以上优秀企业家等称号者,可组织专家评委团,以面试答辩的方式,破格评审专业技术资格。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