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推进中资银行国际化具有战略意义
www.fjsen.com?2010-09-29 16:25? 温信祥?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推动下,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逐步提升。但就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还不高。相对于我国经济和银行业整体实力以及客户需求,中资银行在境外机构资产和利润贡献度、经营网络和服务渠道覆盖面、业务和产品丰富程度、客户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资银行经营实力和世界排名均处于历史最好水平,面临加快推进国际化的历史性机遇。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需要我们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推进中资银行国际化的重要意义。

从国家金融发展战略的角度看,推进中资银行国际化成为已经完成股改上市的中资银行下一阶段的重要发展任务,打造中国的跨国银行应成为我国金融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国际化程度低,制约着大部分中资银行金融服务能力和品牌价值的提升。对于已经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的中资银行来说,不断提高国外业务占比和盈利贡献,可以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和增长点,在全球更大范围内分散经营风险。对于已经成功实现股改上市,按照资本、市值和盈利已经成长为世界性大银行的中资银行来说,能否成功实现国际化将是检验其能否真正成为国际一流银行的核心标准。

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看,推进中资银行国际化有利于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有利于抓住国际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机遇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截至2009年末,我国共设立了14000多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存量约为2200亿美元,总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我国企业正在从采购、销售全球化发展到投资、生产全球化,银行服务需求随之向多元化、综合化发展。据测算,未来几年“走出去”的中资企业中,仅能源、铁路、矿产、装备制造、工程五大重点行业企业的境外融资需求就将达到1500亿美元。此外,我国要抓住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也需要中资银行积极开展相关跨境金融服务,如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融资服务支持等。

从国际金融新秩序重建的角度看,推进中资银行国际化有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利于我国在国际金融新秩序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国际金融新秩序重建包括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监管、国际金融机构等方面的改革。我国参与国际金融新秩序重建,需要政府主导,也需要国际性的本国银行参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暴露出很多问题,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就为我国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机遇。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离不开本国银行国际化的支撑。推进中资银行国际化,有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和国际金融新格局的形成是各国磋商和博弈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蕴含着对既有利益的让渡与资源的再分配。银行的国际化活动将丰富和发展民间金融外交的理论和实践,成为国家金融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本国银行与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外国监管当局、大型国际金融机构加强沟通和交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积极表达我国的利益诉求,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新秩序建立过程中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