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评论> 国是论 > 正文
特许的新闻监督难免变味
www.fjnet.cn?2009-04-15 10:20? 杨光志?来源:本网    我来说两句

云南省高院日前正式聘请14名记者为特约新闻观察员,并向他们颁发了由院长许前飞签发的“新闻监督护照”。今后,这14名特约新闻观察员在云南省法院系统采访时,将享有一般记者享受不到的便利。(4月14日《人民日报》)

第二代记者证在不少地方换发了,证上新加一行字:“没有正当理由,公职人员不得拒绝采访”,这一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祭出的新招,虽然不具备太刚性的制度力度,但多少有利于保护新闻监督的正常展开。

云南省高院颁发的“新闻监督护照”,表面看也是对新闻监督的保障,实质上却是把新闻监督异化为“恩准”,以特许的形式,使之成为一小部分记者的特权。这显然不是强化正当新闻监督的应有之举,而更像是对新闻监督的回避,甚至是抵制。

想想,由院长许前飞签发的14本“新闻监督护照”一颁发,14名记者也就成了云南法院系统指定的“VIP记者”,彼此携手,很牛很强大,外秀司法形象,内收堵截批评报道之效。我们知道,真正的新闻监督常常体现在批评报道上,而批评报道的采访,常常不可能通过被监督对象先期通知获得,有时要暗访,甚至还要做出类似卧底等功夫,才可能将内幕曝光。

只有新闻监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范围的应用、且具备超脱于被监督对象利益纠葛之外的监督形式,才能实行有效的监督,而指定的“VIP记者”难免笔下生花,或手下留情,最终可能沦为抬轿不抬杠的轿夫。

总之,新闻监督一旦成为某些部门特许的权力,是要变味的。它将变味成“报喜鸟认证书”,在被监督对象通知、默许甚至组织下的采访,出来的多半是早就策划好了的“喜报”,那些出于公众利益而勇于披露内幕的监督,势必变得越来越艰难。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