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漫长的等待,台湾金融业终于盼到了些许曙光。第三次陈江会谈昨日在南京举行,双方顺利就金融合作、定期航班、打击犯罪与司法互助等议题签署三项协议,并针对陆资入台发表共同声明;其中备受瞩目的“两岸金融合作协议”将为下一阶段洽签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监理备忘录(MOU)铺路,诚如“金管会主委”陈冲所言:“绿灯亮了”,两岸金融往来正常化之后,将使得两岸金融合作迈向新纪元。
台湾《中国时报》今天社论指出,早在二○○二年,彰银、一银、华银等七家银行就到大陆设置办事处,但七年后这些办事处仍原地踏步。这些年来本国银行获利能力节节下滑,在亚洲各国敬陪末座,最关键的原因就是重要客户到大陆去了,台湾金融业却无法到大陆提供服务并且开拓市场。过去错误的“锁国”政策,使得台湾的银行失去庞大商机,也流失许多优秀金融人才。
经过这么多年的坐困愁城,台湾金融业者无不企盼第三次陈江会真正带来生机。第三次陈江会两岸签署“两岸金融合作协议”,主要就未来双方的金融合作内容包括互设机构、货币管理、业务交流等事项达成原则性协议。这项协议是为将来双方签署银行、证券、保险MOU做准备。因此,两岸签署金融合作协议,台方金融业者只是取得入场券,并不代表马上可以入场,未来还有许多努力空间。
国际上金融监理MOU主要就双方资讯交换、人员互访、业务检查与合作事项等提供一般性原则规范,未来两岸真正角力的重点在于两岸金融市场准入、经营业务范围的实质谈判过程。
在市场准入方面,银行业者希望在大陆的办事处升格为分行后,立即可以承做人民币业务;证券业则要求大陆全面开放全资全照、合资对象不设限、合资比例不限、参股不限上市公司等;保险业者要求进入大陆市场条件能优于外资的“五三二”规定,即最低总资产五十亿美元、三十年以上设立时间、二年代表处等。平心而论,业者的要求有些甚至优于香港的待遇,将来是否能够一一实现,有待进一步谈判,届时政府真正的挑战才开始。
两岸金融关系的正常化,除了台方金融业者展现强烈企图心要进入大陆市场之外,大陆金融业者对于来台设据点与投资亦有高度兴趣,以大陆金融机构的雄厚财力与规模,轻而易举即可以买下台湾数十家银行。正因为大陆的金融业者不论规模与总数都比台湾来得大且多,将来两岸金融市场的开放不宜采一对一的模式,“金管会”提出“加权对等”方式是一个较合理的作法。
这次陈江会对于陆资入台的议题,双方亦发表共同声明,基于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原则,推动大陆企业来台投资。未来“行政院”将采正面表列方式分阶段开放陆资入台投资制造业、服务业与爱台十二项建设。在全球化潮流下,开放陆资入台投资亦是挡不住的趋势,不过,政府也必须在兼顾“国家”安全与风险控管之下循序渐进,急躁不得。
岛内股市在这次陈江会之前,金融股早已先涨了一波,反映出投资人高度的期待。然而,股价涨跌是一时的,投资人真正应关切的是,两会谈判对两岸金融交流带来多少实质帮助?对金融业进军大陆市场带来那些利多?此外,金融风暴扩散速度非常快,随着两岸金融越来越密切,监理机关是否也做好了必要的防火墙?
第三次陈江会之后,双方未来将进入实质谈判阶段,政府必须在开放台湾市场之际,同时要为台湾金融业者争取到进军大陆市场最有利的条件。台湾金融业若能尽快开办人民币业务,也可适时提供大陆台商必要的资金。
社论最后说,两岸金融市场在隔绝多年之后,通过第三次陈江会,终于可以朝向正常化发展,这是值得高兴的事。然而,市场开放会带来商机,同时也带来风险。金融监理机关也必须做好必要的风险控管。这次面对金融大海啸,国际金融监理合作越显得重要,期盼此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的签署,为两岸金融发展开启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