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进党”?这是民进党创党世代人们记忆中的旧词汇了,回忆起来令人感慨系之。
据《联合报》今天社论指出,民进党成立的一九八六年,戒严尚未解除,虽因蒋经国立意走向民主而未加阻拦,唯当时仍在党禁时期,大众及多数媒体对此“违法政党”认知为名不正言不顺,遂以“民X党”、“X进党”、或“所谓的‘民进党’”,扭捏遮掩称呼之。但是,仅仅十数年之后,民进党就赢得中央执政权,当年的“民X党”、“X进党”之说,成为见证国民党威权的一种反讽。
当年,民进党已然存在的客观事实,并未因政治环境中的“不予承认”而为之动摇。此一逻辑,应无人能反驳吧?那么,对于今日已跻身世界名校排行榜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等,若有人仍以政治理由而坚持对其学历不予认证,不是重复当年“X进党”的笑话吗?
简直不可思议,今天重演“戒严脑袋”旧戏的,正是当年的“X进党”同志。民进党杯葛大陆学历认证,在“立法院”大动干戈。两岸互动频繁的今日,台湾民众赴大陆就学、进修者不知凡几,连部分民进党人都坦承确有“认识中国”的必要,而主张“不要以为蒙上眼睛就可以不承认”。更有人直言,不承认大陆学历乃掩耳盗铃。
的确,如果知识上理解它是北大,却只是说法上不承认它北大;这种“掩耳盗铃”术,自国民党创造“X进党”称呼的年代所流传,没想到于今尤烈。
已故的历史学家吴相湘教授曾就这“伪”字评论,重点正是“掩耳盗铃”四个字。吴相湘说,中国语言中的“正、反、顺、逆、真、伪”,出现于政治关系上,往往是主观成分多,客观成分少。但历史的客观事实,不是凭某一人或某一组织的主观所建构的。清华大学和交通大学的创建,早于“中华民国”成立之前,从来不受政治影响,而即使北京或北平地名更易,北京大学始终就是北京大学。
台湾一度流通的“伪北大”等可笑称呼,民间自觉地早就停用了,但理论上直到动员戡乱时期结束才正式告终。政府多年来考虑大陆学历认证问题,历经数位“教育部长”试着处理,但卡在李登辉时代的“戒急用忍”及民进党执政的锁台政策,始终没有进度。如今两岸及国际间的客观情势都大幅变化,台当局决定要积极面对这个包含着强烈讽刺“伪”意味的问题,却遭到民进党如此杯葛。回想当年的“X进党”称呼,那种看似以“不承认”去羞辱别人、实则羞辱到自己的教训,国民党欲改正错误,反而是曾身受其害的民进党已全然忘却,而欲施加在别人身上吗?
吴相湘教授当年冷眼对“伪北大”之说的评论,诠释得再白话一点:北大屹立不摇,清华大学甚至比“中华民国”还要历史悠久,谁理会你迁台后的台当局把它叫成“伪”?那么,民进党才不过多少年的历史,又有多长久的政党前景信心?有资格夸夸其言“不承认北大、清华的学历”?也难怪吴教授说,历史是镜子,鉴往知来,“实在要多照照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