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重庆高考文科状元何川洋,近日被证实为民族成分造假,其加分资格已被取消。至于其高招录取资格是否要一同被取消,目前还要等待教育部的调查、处理结果。此前,重庆石柱县常务副县长汤平的女儿汤蕤蔓也被证实为民族成分造假,两则新闻出现的“时差”,不过数日而已。
在何川洋、汤蕤蔓身后,因民族成分造假而被取消加分资格的重庆考生,一共有31人之多。而他们两人,倒是被媒体给予了特别关注。关注汤蕤蔓,是因为她的父亲为石柱县常务副县长;关注何川洋,不仅因为他有状元的身份,更因为他的父亲为当地招生办主任。可见,两个特例的身后,都有着权力的身影。
先来看看汤蕤蔓民族成分“改变”的经过。其父汤平接受采访时称,女儿民族成分的改变,自己原不知情,可能是“下面的人”出于好心,帮他和女儿把民族改成了土家族。当得知重庆市监察局牵头展开调查时,“下面的人”觉得不妥,又给改了回来。身处常务副县长一职,民族成分的改动就能如此容易,以至于都自动生效了?再者,按照1990年开始实施的《虎扑篮球: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分的规定》,变更民族成分需经过五个关口层层审核。那么,这些行政部门的层层审核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再来看看何川洋民族成分的“改变”。其父何业大称,“民族(土家族)是我妹妹办理的,当时我还不是招办主任。”但当他成为招生办主任后,明明知道此事的情况下,也并未及时制止。我们需要清楚:招生办主任一职,毕竟不同于其他的公职,该职位处于高招制度中的核心关口,是招生录取的一线把关者。我们有必要问问:这个把关者,这个属于行政部门的一线把关者,就没有相关的回避制度对之进行约束吗?
高考在分数意义上是一种公平的考试,而考虑到多元选拔、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种种因素,加分政策随之出现,它使得高考公平不再是绝对的分数公平,而是一种分数为基础的差额公平。加分是政策性的弥补,是对单一选拔标准的弥补,是对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弥补,有时也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弥补(例如对英烈子女的加分),等等。通过政策性的弥补,高考获得了差额公平。但是,加分又何以保持自身的纯洁?政策性加分,与“裸考”分数,两者的可信度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后者有统考做支撑,能确保分数的权威性,而前者运作于各级行政部门中,加分的权威性实则被层层分解掉了。因此,加分政策的公平性,需要以整个权力基层的完善为基础。而这两个被媒体特别关注的造假案例,倒是反映了加分政策在权力基层的实际运作状况。
高考制度有诸多弊端,但我们为何还无法改变它?最重要的是,高考制度以最简单的方式确保教育公平——这种公平是易于操作的,权力的渗透相对来说是困难的。政策性加分则不同,它运作于各级行政部门当中,确保加分的公平性则是难于操作的,权力的渗透是相对容易的。何川洋与汤蕤蔓的例子,算是很好的证明。
因此,没有权力基层的整体完善,加分政策的善意初衷,是很难实现的。
- 2009-06-29既有状元实力为何还冒险造假
- 2009-06-29维护高考公平必须严惩造假状元
- 2009-06-28重庆高考文科状元之父承认造假称愿接受处罚
- 2009-06-28重庆文科状元身份造假 查处31名违规改户籍
- 2009-06-26高考状元排名该不该取消?
- 2009-06-26“高考状元剧”该由谁叫停
- 2009-06-26快船选中格里芬 2009状元秀正式出炉
- 2009-06-26一边摆摊一边学习 寒门出了"女状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