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评论> 街巷议 > 正文
请守住高考制度的公平感底线
www.fjnet.cn?2009-07-08 17:42? 顾骏?来源:东方早报    我来说两句

重庆市招生办公室顶住舆论压力,坚持不公开披露31名在民族加分上弄虚作假的学生名单,近日引起了越来越大的社会关注。如此反常的知错不改,激起更多的公众联想——是否有重量级官员卷入,因而招生办只能“舍身挡子弹”。在关注之下,终于,于昨晚18时许,重庆市招生自考办公室发布通告,明确表示取消31名违规更改民族成分的考生的录取资格,但同时“为依法保护未成年人”,重庆市招办表示,不再对外公布31名民族成分被违规更改的高考考生名单。

不论名单应不应公布,话往回说。加分弄虚作假的严重性绝对不单单在于某几个官员滥用职权,甚至不在于重庆招生办的工作懈怠,而在于中国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基石会不会因此受到不可挽回的毁损?

近年来,中国高考制度因为运作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而屡屡处于社会各方批评的风口浪尖,但使这一制度顶住各种批评并继续稳定运行的是其核心功能,即,高考制度是至今为止人们可以设计出来的、最能体现社会公平的机制。

现实生活中,即便由于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乃至同一个城市之中的分布不均衡,即便由于高考名额分配集中于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城市的不平等,即便由于学生家庭状况造成学生在教育起点和中途的巨大差异,高考制度存在多大的实质上的不公平,至少在形式上,每个考生面对同样的考试科目、同样的考卷、同样的答题标准和同样的入学分数线,使之成为最能为不同阶层的考生及其家庭所接受的公平机制。

严格来说,高考首先不是人才筛选机制,而是进入高等教育大门以及随后进入更高社会阶层的机会的分配机制,不是一项工具性的人才培养机制,而是一项属于社会价值本身的公平实现机制。在当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阶层分化趋于固化的背景下,维护弱势人群对社会机制的公平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山村哪怕十年里只出了一个大学生,哪怕其真实原因是村里根本没有一个够格的教师,所有上不了大学得不到进机关机会的穷孩子也会认命,因为全村人都会以那个考上大学的孩子为例来教训他们,还让他们心服口服:“谁让你自个儿不争气,考不过线?”这种认命源自于对高考制度的“公平性”的认可,而确保弱势人群的公平感,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基础,因此也成为高考制度的突出功能之一。

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同社会人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动用手头资源,以合法或非法的方式,力图在高考公平上开发出私人通道。其手段形形色色:有在体制的名义下,被不同程度地滥用的名目繁多的加分,包括诸如航模之类没有含金量的体育加分、没钱玩不起的艺术加分等;也有明显具有反体制特征的但没钱没势照样不行的高科技作弊或考场抄袭。所有这些做法,都日渐深入地侵蚀着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基石,实质性地改变了考卷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理想,其首要后果不单是导致弱势人群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受损(其实即使在完全规范的情况下,他们获得的机会也同这个人群的规模不成比例),更导致他们对社会公平的认可受损,进而导致社会稳定的心理基础受损:没有形式上的公平,他们不会认命。当一个无法改变自身处境的人不能怪罪于自己的时候,又会怪罪于什么呢?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能想象出来。

所以,全社会对重庆民族加分弄虚作假的考生名单公布与否的追踪和关注,不是同重庆过不去,不是同部分官员过不去,也不是同名单背后潜伏着的人物过不去,而是不能容忍社会公平的最后底线、弱势人群的根本希望和社会稳定的心理基础随随便便地就被被某些人击破了。一个国家的这么重要的社会价值和这么基础性的制度连同其背后的法律支撑,一度被裹挟进了重重迷雾之中,而且除了媒体包括最代表主流声音的媒体抗议之外,竟然没有一个公权力机构出面严肃执法,恐怕没有比这更匪夷所思的了。如果要问,重庆加分事件最终挑战的和损害的到底是什么,答案恐怕只能是人们对高考制度公信力的信仰本身了。

(作者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