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沉重小书包还能否容得下一本童谣?
www.fjnet.cn?2009-10-21 08:44? 沈轶伦?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

“地下有条龙,从西游向东。说龙不是龙,西气向东送;水上有条龙,过山又钻洞。说龙不是龙,南水往北送”,伴随着琅琅上口的韵律,中国两大工程的形象跃然眼前。然而凭借这首《两条龙》这几天刚刚在上海市优秀童谣征集评选活动中斩获一等奖的潘与庆却满怀忧虑———“童谣对激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以及引导他们形成正确行为规范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现在优秀的童谣太少,能广为流传的就更少了”。

一方面是大人急着着手创作更多富有时代特色和教育意义的童谣,一方面孩子却并不那么领情。在童谣征集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作品在孩子们当中遭遇无人能识的窘境。孩子们在学校里流传着属于自己的歌谣“上学最早的,是我;回家最晚的,是我;玩得最少的,作业最多的,睡觉最迟的,最累最困的,是我是我还是我……”、“今天的阳光多么灿烂,我们的学校破破烂烂。一百个同学,九十九个笨蛋;十个老师,九个土蛋。”这类孩子们自创的作品,与大人对童谣“积极向上富有童趣”的定位不同,简短的字句间透露着孩子内心的嘲讽和劳累。

为何过去的经典童谣深受孩子们喜爱?最主要的魅力,是因为其唤起了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共鸣。雨天唱《小八腊子》,餐前唱《卖糖粥》,放学后谁不曾一边跳橡皮筋一边唱“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假期里大家都有过一边荡秋千一边念“摇啊摇摇啊摇,一摇摇到外婆桥”的经历,这些童谣记录着与小伙伴们亲密玩耍的时光,曾经伴随几代人度过人生最初的美好。

为何如今的孩子更偏爱灰色的童谣?其主要的原因,恐怕也还是因为共鸣。有调查显示,上海七成以上中小学生认为自己户外活动不足,放学后去钢琴班、奥数班、英语班“加班加点”成了孩子们生活的常态。课业负担的加重、游戏时间的减少,一旦有人把这种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短小活泼的童谣形式结合起来,怎不令孩子感同身受?冰心先生曾经说过,“儿歌是少年儿童的心声”。孩子们自创童谣的背后,折射出的不正是儿童重负下无奈自嘲的心声。

他们除了应付繁重的功课作业之外,仅有的娱乐时间也只能在家独自对着游戏机和电视机。曾经充斥孩子撒野嬉笑之声的马路与弄堂,如今也只闻车流滚滚之声。即便是在供小朋友玩耍的游乐场里,游戏空间和游戏方式也都是被预先设定的。很多孩子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童年的创作力,也没有机会结识同龄的“淘伴”、更别说能和淘伴在游戏中你一句我一句地唱起欢乐的童谣了。

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曾说:“属于童年的文学的书籍,是和童年的教科书一样,都应该被搁放在童年肩膀的书包里的。很重量的知识,很轻盈的故事,书包的意思就变得完整也讨人喜欢了。”不知现在孩子过早放满沉重教辅书籍的小书包里,还能不能容下一本童谣集的位置。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