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靖普 > 正文
“换客”变废为宝,生活更美好
www.fjnet.cn?2009-10-26 08:52? 靖普?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成都有个“特殊”的群体,网络谓之“换客”。“换客”们尽管互不相识,但并不妨碍他们放心地交换所需。报道说,在最近一次的活动中,就有位家住郊县的农民朋友用一袋大米换回了城里人原本是“压箱底的”的一件服饰,于是双方皆大欢喜。

“换客”的行为值得肯定。好比上面的例子,农民朋友有了剩余的粮食菜蔬,通常情形下,要么自己消化,要么先通过出售而后获得钞票。前一种情形的结果往往是,消化不了而又无人问津时,最大的可能就是囤积或者浪费。而后一种情形呢?尽管获得了钞票,但也未必就一定能保证他们获得心仪的物品。其中的原因无外乎是,信息闭塞与资金匮乏。同样的情形是,城里人购买的服饰因为事过境迁的原因长期处于“鸡肋”状态。而“换客”的出现不但很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而且也给了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互换”,不仅达成了“资源重组”,而且彼此实现了“双赢”。

值得叫好的还有,“换客”行为因其完全自愿,所以并不存在“消费纠纷”发生。“换客”们不计较对方身份性别,所交换的物品也无论成色新旧,更不管原价如何,一切都在眼皮下公开进行,看准了,你就换;瞧不起,你走人。而一旦交换了,即便有预先未曾查料的瑕疵,那也怨不得别人,原本能来的都是“玩得起”的人,都清楚所要兑换的物品也尽非商场柜厨里光明锃亮的物什。如此,少了脸红脖子粗的景象,也不见了抱着电话埋怨工商司法的情形。

在成都的这次“换客”行动中,据说有百人参与,其中不乏一些中小学生。有的孩子用自己的“旧玩具”换回了别人用过的文具,有的则换回了同样不是崭新的玩具等等物品。对孩子而言,不再花费父母的血汗钱,就能换废为宝,真是令他们开心的事情。而在我看来,这不仅是极好的厉行节约的实践,而且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实践,他们连同他们的家长都收获到了无比的快乐。

既是如此,当然是“换客”的群体越壮大越好。这样,“换客”行为的影响将会愈来愈巨大,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富足与美好。一个人也好,一个家庭也罢,有多少“过时”的用品在闲置着呢?比如服饰,比如家用,因为需要而拥有,又因为需要而废弃。微观层面的景象或许细小,但倘若累积起来,又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其资源浪费之巨大谁说不是触目惊心呢?再怎么说,这种浪费对于尚欠发达的我们而言,实非幸福而是灾难。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