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老年人优待卡要撤销吗?”“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能办《老年人优待证》吗?”最近,北京市政府网站首都之窗上接连有老年人咨询“老年人优待卡”政策是否有变化。同时,社会上部分老年人之间也流传“老年人优待卡要撤销”的小道消息。对此市老龄办昨日给予明确回复,目前市政府没有要撤销老年人优待卡和调整老年人优待政策的计划,老年人可安心享受优待政策。(据2009年11月4日《北京青年报》)
应该说,北京市老龄办的及时答复,既让老人们吃了“定心丸”,也使谣言传播就此消弭。而笔者最为关注的却是,在老人们对“老年人优待卡”的敏感性中所蕴含着的深层次问题——全民普惠式现代养老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这才是老年人可以安心享受优待政策,才是老人颐养天年真正的“定心丸”。
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欧洲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20世纪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而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空巢老人数量的有增无减,促使中国的家庭结构正在加速迈向“离散化”的状态,京、沪、津等大城市空巢家庭已达30%以上。
不可否认,目前老人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矛盾日益突出。空巢老人病死家中数日甚至腐烂发臭后才被邻居发现,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去年底,年近七旬的湖南农民付达信在北京车站“抢劫”后不跑不逃,静候警察不定期抓他。他说,抢劫是为了解决“两年没吃过肉”的生活困难及“入狱养老”,并恳请法官重判自己,希望能在监狱中度过余生。付达信事件不仅仅是对子女孝心的一种拷问,同时也是对我们社会保障机制的一种拷问。它所传出的危险信号是,如果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不能惠及社会弱势群体,让公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一些人为此而铤而走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毋庸置疑,在当前仍然试图以中华民族传统孝道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的福利保障,已经完全靠不住了。有人曾经做过预测,用不了多长时间,中国社会就将出现一个家庭负担四位老人的瞻养之责。如果继续沿用孝道方式进行养老,不但其成本高而且效益低下。解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孝道充其量只能是“偏方”。真正的养老“处方”在于:尽快建立起一种全民普惠式的现代养老保险制度,大力推进立足家庭、依托社区的新型家居养老模式,这才是我国综合解决老龄化问题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令人欣慰的是,如何应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抵御老龄化社会的整体风险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以健全的养老保障、强大的社区服务网络、完善的养老服务组织机构为主要框架的全民普惠式现代养老制度正在形成。比如,在城市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在农村,农民养老金制度开始试水,新农合制度不断完善。
在城乡居民老有所养从梦想转化为现实的进程中,迫切需要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认真担当起总结提高、推广普及的重任,把各地因地制宜创造出来的好经验、好模式、好做法上升为系统化的养老制度,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最终成为全民普惠式的现代养老保险制度,造福于全社会的老人,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让他们快乐地安度晚年。
- 2009-10-28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为何难改革
- 2009-10-28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十万个为什么”
- 2009-10-27人心惶惶的养老改革要谨慎
- 2009-10-27从历史路径审视养老制度改革
- 2009-10-27重阳节,让我们思索“如何养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