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让中国足球整肃风暴来得更猛烈些
www.fjnet.cn?2009-11-07 10:29? 然玉?来源:中国网    我来说两句

  中国足球的“反赌工作”将进入破冰期。一条爆炸性消息在足球圈内不胫而走,沈阳一个涉嫌操纵国内联赛的赌博团伙被警方抓获,多名足球圈人士涉嫌与赌博团伙合作,操纵国内联赛赛果。(11月5日 《新消息报》)

?

  赌球之害全球有之,中超尤甚。欧洲五大联赛几乎每赛季都要曝出类似丑闻,而中国联赛地下黑市也由来已久。赌球,危害显而易见。首先其破坏了公正的联赛秩序。若惩治不力,“破窗效应”作用下势必诱导更多的仿效犯罪。再者,假球丑闻会消解公众对足球的信心和热情。这种消极影响甚至会蔓延到国家队,不久前坊间盛传国足和博茨瓦纳打假球,便是民众对足球失望心态的流露。

?

  遗憾的是,过去国内对赌球的打击未必算得上严打。一来,幕后操盘者根基深厚,自能动用资源对抗执法;二来,执法者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他们看来,赌球不同于其他犯罪,对经济民生直接危害并没有那么明显。如今中国足球实在差到一定程度,以致中央领导连番表态要搞好足球。在这之后才有近期风起云涌的“反赌风暴”,这种疾风骤雨式的严打虽然看着过瘾但偶然性极大,到底能持续多久还得打个问号。若不能建立长效机制,寄望一两次“风暴”注定杯水车薪。

?

  根治赌球流弊,必须建立一整套的监督与惩戒体系,光靠公安部门的力量远远不够。这个约束体系还应包括两个方面:联赛自身的内部监管、舆论与民间的监督。凡是足球联赛都有纪律委员会,但国内的纪律委员会往往避重就轻。整治的多是打架斗殴、罢赛之类的“小事”。一旦涉及赌球、假球往往有“护短”的嫌疑。内部监管不力,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赌球的默许。唯有联赛纪律监管组织真正狠抓、严格自律,才能威慑赌球;同时舆论与民间的监督也至关重要。06年意甲涉嫌赌球的“电话门”事件便是由媒体率先披露,之后大肆跟进报道,最终挖出了意甲史上最大的丑闻。面对国内联赛暗潮涌动的赌球之风,媒体有责任关注和曝光,这是其应有的社会责任。

?

  意甲的电话门最终以尤文图斯、AC米兰等豪门被重罚而告终,那么中国这次反赌球风暴是否能有这样的魄力和力度呢?面对积弱已久、颓势难挽的中国足球,必得让整肃之风暴来得猛烈些、再猛烈些。足球反赌不是公安部门一个人的战斗,甚至将其理解为全民行动也不为过。除赌球方可兴联赛,在这之后中国足球才有明天!


责任编辑:王超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