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为何对三聚氰胺讳莫如深
www.fjnet.cn?2010-01-06 11:36? 周东飞?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2009 年的最后一天,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宣布,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因涉嫌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过国家标准的乳制品,被监管部门依法查处。据记者了解,对上海熊猫乳品问题的查处,早在2009年4月已经进行,之后长达8个月的时间内,一直处于对公众“保密”状态。(1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在姗姗来迟的真相面前,公众难免会问,监管者为什么要拖8个月才公布?

三聚氰胺事件曾给中国乳品行业带来几乎致命的打击,这是一个行业为其疯狂和耻辱行为付出的代价。经历了惩治与反省,乳品行业目前已全面复苏。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前三季度,国内乳品产量累计高达1423万吨,同比增长3.42%,乳业产品销售率整体超过95%,行业景气指数为95.5点。

上海熊猫乳品之所以“出事”,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使用了由宁夏熊猫乳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因三聚氰胺超标被当地质监部门明令禁止销售的奶粉原料。这批原料为何又突破禁令进入上海熊猫的生产线呢?去年12月曝光的陕西金桥乳业三聚氰胺奶粉案显示:在三鹿事件带来的整治风暴中,问题奶粉原料只是被封存禁止销售,并没有销毁。风声过去了,这批有毒原料在利益的刺激下蠢蠢欲动。

监管者发现了问题,本应当在查处案件的同时,第一时间公开信息并发出食品安全警示。但这些情况却因为“当前乳业恢复形势较好”,而变成了“不能说的秘密”。在为整个行业着想的宏大借口背后,又未必没有监管者因自身失职而产生的投鼠忌器的顾虑。

就在一年前,我们曾一次次地追问,耻辱的三聚氰胺事件何以到这等地步?所谓技术漏洞并不是过硬借口,真正的问题在于,经济利益超越了生命健康权益,监管力量容易成为虚假的摆设。三聚氰胺卷土重来所揭示的,仍然是这样的原因。

种种迹象说明,在风暴式整顿之后,对三聚氰胺事件的清算并不彻底。《食品安全法》出台之后,监管力量并没有自动实现脱胎换骨。三聚氰胺的悲剧不能重演,眼下最要紧的事情,是要对数量巨大的所谓被查封毒奶粉及原料进行追查,并予以公开销毁。同时,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漏洞要进行重新评估,继之以严厉的问责。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