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报道称,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主任夏洪波已经正式辞职。2月24日下午,夏洪波一位朋友向《每日经济新闻》证实了此消息。坊间传言称,夏洪波辞职与央视虎年春晚植入广告受到多方恶评有关。(2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
尽管有央视内部人士否认夏辞职与春晚植入广告被批有关,称其辞职报告是在春晚前就提出的。但这样的说辞显得过于勉强:夏洪波在央视广告部摸爬滚打多年,无论是能力和业绩都没什么说的,而且正值年富力强、如日中天之际,因为“工作难度大”而辞职显然不合情理。即使真如此,身为广告主管,选择春晚广告遭遇广泛责难这个敏感时期去职,让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工作压力,而是舆论压力;而且,如果真是春节前递交了辞呈,莫非他存心把春晚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将全国人民喜爱的春晚搞臭后拍屁股走人?不用说央视领导不答应,就是对他今后履新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样的推断无疑是站不住脚的。
央视春晚每年都要植入一定的广告,这已经不是秘密,而且从媒体自身生存发展的角度看,也不难理解。因而,只要不影响节目效果和欣赏情致的前提下,植入少量让观众浑然不觉的广告,甚至让广告偶尔刺激一下观众的感官神经,大家也不致于过分较真。怎奈今年春晚植入广告之多、表现形式之赤裸裸,终于突破了大家的忍受极限,进而引发了铺天盖地的质疑和不满,“广告中植入春晚”就是最生动、最淋漓尽致的讽喻。而在当今中国的舆论环境下,某件具有负面影响的公众事件一旦发生,最终总要有人为此而扛起责任才得以完美收场,而在这个事件中,夏洪波当然成了不二人选。
夏洪波去职,从某种意义上看,不能不说是赵本山和他的本山传媒的牺牲品。今年春晚备受观众诟病,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大家出于对赵家班成春晚不倒翁和《捐助》小品植入广告的反感。就赵本山而言,昔日尊为“大师”,奉为“小品王”,甚至推崇为“艺术家”都说得过去,可如今他的角色却已经转身为不折不扣的商人。是商人就难免处处考虑商业效应,正因为如此,大家才对老赵成为春晚“钉子户”颇有微词,指其与春晚存在利益双赢。让人没想到的是,春晚一直恩宠有加的本山集团却没有出手“救火”,相反“出卖”内幕火上浇油:在小品中加入的广告都得到了央视的允许。被推至如此尴尬境地,夏洪波想不走人都难。
毫无疑问,夏洪波的黯然出局,成为虎年春晚的一大悲情人物,但夏洪波走了,春晚还得继续,毕竟她已经成为国人一年一度共享的娱乐盛宴。而央视要发展,春晚要光大,广告的支撑也同样不可或缺。因此,节目与广告、年味与铜臭味、观众欣赏诉求与媒介利益追求之间的博弈也将继续。而在这种博弈中,春晚能否越来越令人皆大欢喜,是严峻的考验,更是严肃的期待。
- 2010-02-25赵本山如何领跑“最喜爱春晚节目评选”
- 2010-02-24哥喝的不是果汁是“春晚”
- 2010-02-23是什么让春晚从“新年俗”变成“新庸俗”
- 2010-02-222010虎年春晚,憋就一个字
- 2010-02-20春晚不插点儿广告是资源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