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内部的问题用人民币解决”——— 这是广东省兴宁市一位政府公务员的高论。2007年起,兴宁市村民陈伟华等多次上访,反映在水库移民身份确认时所遭遇的不公,上访途中当地政府组成“陪访团”陪同游山玩水,而信访花费已成当地政府重要开支。(5月11日《南方农村报》)
如此“陪访”并不新鲜,只是“人民内部的问题用人民币解决”属于颇具传播性的“雷词”,因而又将弊端重重的上访问题刺眼地置于公众眼帘。而说穿了,各地对于上访问题的对策大同小异,因为“上访率”是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方面的一个重要数据,追求“零上访”便成为各地的施政目标之一,这一制度设计有先天性的弊端,所以为了捂住问题,地方官员绞尽脑汁不是求得问题的解决,而是想方设法 “围追堵截”息诉罢访,于是出来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软硬兼备的各类招式———硬招,有送精神病院的;阴招,有设套息访的;软招,有享低保、送旅游的。陪同游山玩水“用人民币解决”,不过是“花钱买稳定”的一个软手段而已。
其负面效应很明显:其一,扬汤止沸而未釜底抽薪,涉及拆迁、征地等根本问题没解决。其二,徒劳地只想用纸包火,在本地权力范围能控制的层级,将悠悠众口堵上,升级了官民矛盾。其三,软手段的利诱更是下下之策,“人民币解决”只能图一时权宜,反而鼓励了“小告小解决、大告大解决、不告不解决”的心理,造成越级上访频繁发生,形成恶性循环。
作为我国特有的政治表达形式,正常上访是表达民意的重要渠道。时下,其实已到了对中国式上访制度的整个架构进行彻底反思与改革的时候了。首先,上级的政绩评价方式要改革,强调表彰事情的“解决率”而非盲目鼓励降低“上访率”。其次,要研究底层民众表达自身利益和参与公共决策的渠道和形式。最后,处理上访的方法上要改革,要让地方官员乐于听群众诉求,着力惩治不作为、乱作为的地方强权势力。若能在基层便可获得合情合理合法的解决方案,群众又何必降低生活质量,千里迢迢折腾在“越级”、“进京”上访的路上?
- 2010-05-12“人民内部问题用人民币解决”是锯箭疗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