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三国内部的故里之争再引热议,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即是三国中的美人大小乔的故里之争,湖北、湖南、浙江等地纷纷加入此次三国故里之争。此前,水浒中西门庆故里之争,三国中赵云故里之争,诗仙李白故里之争不断引起故里之争热潮,背后到底争得是故里还是“面子”?(5月11日《中国经济周刊》)
又见名人故里之争,如此“脸红耳赤”之争可谓早成滥觞之势。明眼人一眼即可看出,各大地方“利益团体”撕破脸皮争夺名人故里,骨子里都是自身的“名利之争”。借名人的名人效应、或以此噱头卖点争抢客源、或以此打招牌,各式各样利益链条环环相扣,驱使各地纷纷“抢食”名人故里的的“大蛋糕”。耗尽精力的费煞苦心的争夺,把利益驱使下的牟利心态展现的淋漓尽致,成为一道独特的“口水战线”。
名人故里之争究竟脸红了谁?为了争得“正宗故里”,不惜攀亲认祖、不惜大花血本,最终两败俱伤,实在得不偿失,有失最初的目的。名人效应下的经济利益和文化效益确实诱人,但投入到“抢夺大战”中的洪流之中并非易事,很大程度上更是一场“金元较劲”,亦即烧钱之举。以正确的建设观踏踏实实谋发展方为上策,争夺名人故里背后隐含着的焦灼的利益心态其实更是争夺各方的“内心投机”,企图以此促使经济建设迅猛发展。毫无疑问,对于又好又快的经济方针,这确实羞煞了众多旁人。
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人要“面子”,是好的,可惜的是这“面子”是“圆机活法”,善于变化,于是就和“不要脸”混起来了。也许闹哄哄的名人故里之争在一段时间之后销声匿迹,虚名之下的实际投入只有争夺各方心中有数,“面子问题”下的实质性问题更是困扰着身为旁观者的我们。究竟如此无休止的争夺意义何存,又有谁来为此郑重的划上休止符?明文规定又存在争议,专家鉴定是时候出来了。
与子虚乌有的文学人物相对应,投入的实际人力物力确实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城市幸福感实际上并不需要名人故里,更不需要花费心思与友好省份城市“结梁子”。尽管名人经济威力无穷,但终究也只是昙花一现,人物化故里之争瞬时将“争夺战”戏剧化。
名人故里背后的利益焦灼,再“一把火”之下灼伤的更是民众对传统的“渊源乱码”。故此,遏制争夺战的导火索才能为无休止的暗战划上一道休止符。
- 2010-05-12烽火之下,会否出现名人“豆腐渣”故里?
- 2010-05-11争故里暴露官场文化浅薄症
- 2010-05-05西门庆故里,也好意思争夺
- 2010-04-21闲时争名人,忙来毁故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