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8月1日起,重庆将开启一个当下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运动。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虎扑篮球: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今明两年,将有338万农民变身为拥有重庆城市户籍的城镇居民;从2012年到2020年,重庆将力争每年从农村转移80万-90万人口,到2020年,重庆将形成在主城区聚集1000万城镇居民、非农户籍人口比重升至60%、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体系。
城市化的诸多好处,已经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认可。但是如何达到城市化,学理上存在着诸多的争议;而且,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各国也存在着不一致的路径。那么,中国的城市化是如何实现的呢?
任何城市化都需要解决劳动力和土地两个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从劳动力的流动来看,中国的城市化是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来实现的——这个特征几乎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两样。但中国的特点在于,虽然劳动力已经从农村移到城市,但名称是“农民工”——顾名思义,他们虽然在城市从事工人的职业,但是其身份却是农民。
从城市面积的扩展来看,中国的城市化是通过征地来实现的。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农村土地都是集体所有,但集体所有的土地被限定于农业用途,要想将农村的土地变为城市中的建设用地,必须通过土地征收来实现。正是这个原因,中国城市面积的扩张,都是通过政府的主动扩张,而农民是无法积极为城市化作贡献的。当农民集体所有的农地变为国有的建设用地后,政府通过土地出让金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而失地农民只能够获得低廉的征地补偿费用。
本来,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张,中国的城市应该容纳更多的城市人口。但由于户籍制度的困扰,城市里容纳了更多的劳动力,但是却无法容纳更多的城市户籍人口。这样一来,中国的城市化始终处在“主动和被动”的困扰之中:劳动力主动向城市流动和被动的户籍政策之间的矛盾;主动的城市面积扩张和被动的土地征收制度之间的冲突。这两个主动和被动,始终成为困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两大顽疾。这一次,重庆的户籍改革能否在这两个方面有所作为呢?
- 2010-08-05无益于于平等的户籍流动意义不大
- 2010-07-30户籍制度改革本来不是难事
- 2010-06-17城中村改造或为户籍改革突破口
- 2010-06-11广东户籍改革不应忽视最大群体
- 2010-06-09户籍改革要“扩前院”也要“保后院”
- 2010-06-02大城市户籍改革也应抓紧
- 2010-05-13有了户籍,“移民”未必就是城里人
- 2010-03-12取消升学考试受户籍限制的现实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