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快乐男生》让我改变了对80、90后的偏见
www.fjnet.cn?2010-08-16 07:27? 宕子?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古人云,“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在老人统治或老人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社会,自古以来,最大的社会焦虑或许是对下一代或更下一代的焦虑——虽然并不排除这里面确实包含着殷切的希望与期待的因素,但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年轻一代的质疑和指责或许只是老人们不愿意将对世界的统治权痛痛快快地移交给下一代的借口罢了。

伟大领袖毛主席他老人家曾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老人们对后代常有一种纠结的矛盾情感——一方面明知自己终有一天要从这个世界隐退,希望年轻一代能接好自己的班;另一方面却又紧握着这个世界的控制权不肯放手,总是徒劳地想让下一代按照他们设计好的路子走下去,将下一代置于自己可操控的范围之内。自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努力最终往往以失败而告终,可同样的戏剧却一代又一代地上演——古往今来,人世间的代际冲突不知已酿出了多少悲喜剧,真真是为人们提供了数不胜数的茶余饭后的闲话材料。

我们的主流舆论,即由老人们操控的舆论,对于80、90后充满了各种怀疑、偏见和指责。或许是中了主流舆论的毒,再加上很少有与80、90后深入地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老实说,我对80、90后同样没什么好感——总是认为他们浅薄幼稚、贪图享乐、好走捷径、不能吃苦……。王逸少《兰亭集序》云,“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那么,“今之视后”与“昔之视今”是否也一样呢,即我们的上一辈是否也以与我们看下一辈同样的目眼来打量我们么?我想大约是的吧。

但是,看了《快乐男生》后,我渐渐觉得自己对80、90后的刻板印象其实是站不住脚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我一直以为,要把流行歌曲唱好,只要有一定的天赋就行了。然而,从“快男”群体的成长历程来看,他们之所以能够站在那个舞台上,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没有一个不是经过了多年艰苦的磨练而得来的——真可谓,“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从评委们的点评中,也可以发现,虽是流行歌曲,但其一招一式,一板一眼,还是很有讲究的。“台上一分钟,台下数年功”,确实是如此呀!可见,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80、90后不但敢做敢为,而且和我们一样能吃苦,一样很执著,甚至一点都不比我们差。

7进6比赛主打“校园牌”,其主导思路与上一次主打的“家庭牌”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前者突出的是友情,而后者突出的则是亲情。在这期比赛中,友谊的主题贯穿了整个节目。与同学或老师之间的情谊自不必说,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和自己的竞争对手之间的友情。不能不说,“快男”之间的竞争是相当残酷的。别的不说,如终极PK中的投票环节,眼睁睁地看着投票人从你身边走过,瞟都不瞟你一眼,径直将票投给了你的对手,作为当事人,不知心里会是什么滋味。与匿名投票不一样,如此这般地,对于没有得到那一票的人,可以说,每一票都是一个或大或小的打击。尽管如此,每一位选手仍然能克制住自己的情感,不管“谁负谁胜出”,都微笑着面对,且不忘以肢体的语言将祝福送给自己的对手。尤其是王野,当预知自己可能要淡出“快男”舞台时,虽然偶尔禁不住会流露出失落的表情,但很快即以他特有的微笑掩盖住了自己内心的痛苦。由此可以看出,选手们对待得失成败的态度,从整体上来说,还是非常得体,非常健康的。

亲情也好,友情也好,尽管有表演的成分,仍然表明了80、90后的选手们对于二者的珍视。在一定程度上,80、90后这两代人比我们更关注自己以及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更少受到意识形态的宏大话语的影响,因而在生活上更务实,更世俗化——当然,这对建立在利他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形态基础上的传统社会形态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尽管个人主义的色彩更强,但他们未必比我们更自私——甚至,他们比我们更懂得宽容与合作。

不可否认,“快男”们——包括他们这一代人——的思想还很幼稚,很青涩,表演也非常不成熟,但我们不也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么?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特有的思想、行为模式及生活方式——就像不必为古人担心一样,我们同样不必替后人担心。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