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作为家长的网友“nfcg123”就“被彻底雷倒了”。原因很简单,他发现学校给孩子发的英语课本,听力部分配的是磁带。他说,孩子在小学上学,学校连续5年发的英语教材,配的都是听力磁带。“很多家庭已经不用录音机了,就算有也不知磁带是否还能使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学生表示,磁带老早OUT(过时)了,平常就课堂上老师放磁带,学校发的听力磁带不少都未开封。(《东方早报》9月13日)
开学以来,英语课本配磁带问题,已经引起各地媒体的关注。《东方卫报》9月9日报道,在南京各大中小学陆续推出电子化教学之后,磁带这样的“古董”早已成为鸡肋;《北京晚报》9月6日报道,开学伊始,在西城区一所小学上三年级的学生赵明从学校背回满满一书包新书,和英语教材夹在一起的,又是两盘磁带。几年了,一直如此,赵明妈妈无奈地把磁带扔进抽屉。类似的家长还有很多。
是什么问题导致已经“OUT”、已是“鸡肋”的英语磁带,难以退出?综合教育部门和出版社的意见,大致有以下原因。
一是据说为了“省钱”。家长们反映英语磁带派不上用场,现在流行光盘和MP3,但教育部门和出版社,考虑到磁带还是更省钱,所以没有配备光盘——以前是为家长省钱,现在是为为义务教育埋单的政府部门省钱。
二是据说教材统编,要“照顾”广大农村地区。虽然电脑对于城里人来说已经十分普遍,城市孩子可以方便地用电脑,但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不少家庭还没有电脑,所以,为公平起见,还是用磁带好。
如此考虑,可谓周到,可是,如果真要“省钱”,有比这更省钱的办法——取消统一配备的磁带,改为要求学校英语老师把英语MP3资料发布在校园网(现在有不少教师就是这样做的),供家里有电脑、MP3的学生下载,也可提供光盘给家长复制。如果要进一步考虑到“公平”,出版社可配备少量磁带,供家里没有电脑、MP3,只有录音机、复读机的农村学生或城镇贫困家庭学生使用,相对于仅给家里有电脑的学生提供下载、复制服务,这对农村学生来说,不是更公平吗?可以说,这是“省钱并公平”两全齐美的做法。
这两全齐美的做法不采纳,所反映的,可能是另外两方面问题:
其一,教材的利益链。据媒体报道,有北京市政协委员曾为英语教材配备磁带算过一笔账:一名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毕业每学期要领到一盒(内有2盘磁带,其中初三是3盘)磁带,9年下来是18盒(近40盘磁带);高中每学期有配套磁带两盒(每盒内有2盘磁带,其中高三是3盘),3年有12盒(近30盘磁带)。这样合计约70盘磁带,以每盘磁带的价格为5至6元计算,总价合计350元至420元。如果乘以北京全市学生数量,这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由配套磁带带来的政府补贴可能达到上千万元(《北京晨报》9月6日)。换句话说,如果取消统一配备英语磁带(只给教师少量光盘、教学用MP3,为少数地区学生配备磁带),就将减少上千万的“业务”,如果存在坊间盛传的教材利益链条,这背后的利益分割无疑就少了。
其二,教育部门“懒政”。客观上说,现在保持原配备磁带,教育部门不会有多大问题,把磁带发给学生,用不用是学生的事。最多被质疑“不与时俱进”。而一旦调整,不但增加工作量,也会招来不公平的质疑,比如,要统计有哪些学生需要磁带,哪些不需要磁带;有的家庭可能会指责为何给其他孩子磁带,自己却没有磁带;以前教师上传资料给学生下载,是友情服务,现在变成必然服务……
不管是哪一方面的问题,都暴露出现行教育经费拨付、教材采购机制的问题。目前的教育经费拨付,主要由行政部门说了算,而按理,教育经费的预算及执行,应该由地区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对于免费教材经费,如果有教育拨款委员会,很难出现这种高达千万元的明显浪费。把这笔钱用到免费教材的进一步开发,或者对贫困学生的帮助,该多好!
目前的教材选购,往往由政府部门统一进行所以,行政部门不太愿意、也不善于做太多太细的与学校、教师和学生打交道的事。所以,他们的意见也就很难在教材选购中发挥大的作用。从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个性出发,教材是可以由学校所属社区教育委员会、校内的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共同参与决定选购某一版本的,如果有这样的决策机制,家长的意见充分表达,何来引起争议的忧虑?
已经OUT的磁带,却无法OUT,从根本上说,应该调整、改善现行的行政主导教育拨款、决策的机制,这才能让教材的编写、选购“入时”,既省下大笔的开支,又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学与学生的学习。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 2010-06-02切断那些伸向书包的利益链条
- 2008-10-28黑色新闻利益链的背后是什么
- 2009-05-16高考腐败的利益链到底有多长
- 2008-05-13如何切断名校与培训机构的利益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