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窝窝囊囊中国足球朦朦胧胧民主监督
www.fjnet.cn?2010-09-19 09:44? 曹旭刚?来源:华商报    我来说两句

最近,中国足坛又热闹起来了,热闹不是因为上帝说我们下届世界杯能夺冠,而是因为中国足协前一把手谢亚龙“进去了”。而在“龙王”进去之前,足球圈已经进去了一大批人,下至球员、教练,中至俱乐部老板、裁判、足协官员,上至足协的大佬南勇、杨一民。这几年,我们总爱说窝案这个词,以此来看,足协的窝案真是“窝”得彻底、“窝”得广阔。

这是让国人无比懊恼的窝囊事。懊恼不仅在于我们被忽悠着看了这么多年的“权力足球”,还在于它让我们猝然发现:作为相对透明的领域,作为一个整天被媒体“充分监督”的领域,它仍然可以躲过监督的视线,仍然可以隐藏着我们无法想象的特权,然后将其滥用到极致。

足坛窝案之前,还曾出过一个药监系统窝案。二者最大的差异是,药监系统在爆出窝案之前,局长是谁副局长是谁,一天都在干啥,人们是没兴趣也没机会知道的,权力基本在封闭运行。而足球则不同,自1994年职业化改革以来,虽然世界杯只进了一次,还被剃了个光头送回来,可舆论监督却貌似强悍——— 人们可以像对娱乐明星那样对足球官员,可批、可骂甚至可以“丑化”;人们亦可以无所顾忌地来品评足协的各种政策,政策不合自己的脾胃了,甚至可以一路“骂”到最高领导那里。足球基本上成为当下中国最透明的行当,甚至有人说,足球是“当代中国民主的演兵场”。

但事实证明,足球圈的透明、开放、民主监督都还是浅层次的、朦朦胧胧的,更深层次的民主监督,比如财政公开、权力制衡、决策透明,它都不曾拥有:足协的账永远都是一笔糊涂账,足代会也好多年没开过了,老百姓也没办法决定谁去当掌门人——— 哪怕你把“叉腰肌”叫得嗷嗷响。大家监督的不过都是“热闹”,远远没有进入“门道”。

足坛没搞出真民主真监督,这恐怕也很难具体怪罪到谁的头上。其实有时候想想,足协有点像风箱里的老鼠,下面的群众众口一词地要求足协向西方学习,恨不得足协一夜就变成英足总;而上面的体育总局,却对在金牌战略中大放异彩的举国体制情有独钟,隔一段时间就要跳出来肢解联赛,将球员圈养起来。群众的主张符合着足球的规律,但说话却不顶事儿,体总操控着生杀大权,却不按规律出牌,在这样的纠结中,足球能走好路才怪呢!

科学与民主,我们喊了一个世纪,但在具体的利益面前,它们又会瞬间被肢解——— 市场化职业化搞得拧拧巴巴,权力管制沦为敛财工具,隐形特权总有办法躲避阳光。“无所不能”的体育记者即便洞悉一切,也只有在“落马”的消息之后才能告诉你——— 有足协官员下基层如“鬼子进村”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但只要没有人家“落马”的消息,我们见到的只能是权力与官员的衣冠楚楚。

某种意义上说,足球也是憋屈的。因为足球的那点事儿,几乎承担了全社会的发泄需求。喝个奶粉还能喝出个三聚氰胺,吃个饭也能吃出个苏丹红、地沟油,能不郁闷?土地腐败频发,房价在诡异疯涨,人们却只能忍着;一些官员滥施淫威祸害人也不大敢骂……一肚子的火该往哪里泄?足球当然是个不错的通道,当大家戳戳点点、人人可以说几嘴的时候,似乎找到一些“主人”的感觉。足球打黑大幕拉开后各方兴奋而不愤怒的表现就充分说明,大众看似把足球看得很重,但在骨子里还是当戏看的。

足坛打黑大戏看得人瞠目结舌。有人脊梁冒汗:这么透明的行当都如此藏污纳垢,那些不透明的行当又当怎样?其实,大可不必这般问话。因为,我们该有这样的觉悟:足球的透明,只是看起来很透明而已,这样的透明,还搞不成真的民主监督。当下来说,足球打黑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怎么让足球与其他领域一起变得更透明、更民主,让整个社会被信息公开、充分监督等现代理念充盈,似乎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否则,真的只能是“前腐后继”了,谢亚龙进去了,换上李云龙估计也得照样“卧倒”。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