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级贫困县新宁县参与联合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据报道,新宁县为之投入了4.5亿元。对于一个近年财政自给率只有约18%的贫困县来说,筹集巨资申遗可谓是“破釜沉舟”的“大手笔”。
一个贫困县是否应该花这么多钱进行申遗?针对此类疑问,当地的一位官员认为,“国家搞了那么多大的建设,哪个不得花大价钱啊,投入了才有产出,没有什么值不值的,质疑的人是吃饱了撑的。”
我其实非常能理解地方官员的这种情绪。在讨论中国经济取得成功的经验时,有一个重要的解释是,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一个催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无论是基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还是主政官员个人升迁的考虑,在过去三十年,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了吸引注意力和资源资金流入,地方政府必须创造性地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新宁县这样的贫困县来说,并不具备直接发展经济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境内的特殊地貌为主打品牌勉力为之,以期一步登天地成功申遗,进而以此为卖点发展经济,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想法。
较之当下各地为争夺诸如曹操墓、刘备墓、西门庆故里而大打出手,申遗地区的做法更拿得上台面一些。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精神,认定世界遗产的宗旨在于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然而,新宁县以及其他积极申遗的地区显然意不在此,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借世界遗产的名头来开展旅游、发展经济,至于会不会违背申遗的宗旨,早已在地方政府“世界遗产带来多少收益”的盘算中,被遗忘一空。
这些且都不去说它了,就事论事地算算经济账吧。其实,放诸一个经济体内,申遗背后的经济算计不过是一场打破玻璃拉动经济的闹剧而已——小孩打碎了窗玻璃,这户人家就必须花钱去买玻璃,这将给玻璃制造商带来生意,制造商又会给原材料供应商带来生意……如此推论下去,将带给社会许多的生意和就业机会,而经济增长的源头,就在于小孩打破了一块玻璃。这就是有名的“破窗经济”理论。然而,这个故事回头来看,整个社会并没有任何增量财富产生,而只是造成了一块玻璃的财富净损失。无论投入了多少的申遗资金,山还是那座山,在一个经济体内,如果民众不在某地旅游,这些资金就可用于其他地区的消费或投资,对经济增长不会有丝毫影响。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的申遗,其实就是毁掉当期财富的破窗行为而已。
因申遗而消耗如此巨额的当期财富,对地方官员来说算不上什么事,如果申遗成功,便是取得了重大成绩,反之,一句“继续努力”就可以推卸掉全部的责任。甚至,申遗成功之后能真正为本地带来多大的收益,地方官员其实也未必关心,因为申遗成功本身就是目的所在,在显赫的政绩之下,升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至于别的问题,管它呢!
(作者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 2010-09-15中医针灸竟然衰败到了申遗的地步
- 2010-08-25涨价为申遗与申遗就涨价一样无耻
- 2010-08-25申遗正在沦为一种让人反感的烧钱游戏
- 2010-08-12巨资“申遗”不应鼓励
- 2010-08-09申遗成功景点就“身价”倍增?
- 2010-08-06申遗原本就是为了涨价?
- 2010-07-16“731申遗”的答案在政府而不在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