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精气神?青春朝气,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敢于质疑,具有无穷好奇心和强烈求知欲,温和宽容理性,善于独立思考,并在审慎思辨中获得进步的不竭动力。这或许应是青年人的理想气质和独特魅力。
五四是属于青年的节日,在这样的时节,谈论青年气质,不是一个应景命题,而是严肃的价值探讨。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温家宝总理言辞恳切地谈到,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青年一代身上。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奋发有为的青年,就没有未来;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诚实、正直、果断、善良和勇敢的品格,那么它将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此言情真意切,切中肯綮。某种意义上,有什么样的青年,就有什么样的民族。作为一个即将成为中流砥柱的群体,其精神风貌和价值诉求,关乎国运。青年的精神气质,与国家前途和时代发展,休戚相关。
青年象征着生机和希望,理应成为最不可低估建设性力量,而非相反。只有知识与理想,科学与理性,民主与法治,宽容与共识,公正与诚信等正面力量的综合塑造,才能打造一支独一无二、领袖群伦的青年队伍,才能让一个民族卓尔不凡。而这就要求青年人必须有这笃定的信念,尊奉那些普适性的价值,以独立思考为重要的批判武器,时刻防备自己陷入暴戾、偏狭、盲从、刻薄、功利、实用等负面陷阱。
青年要学会独立思考,宽容而理性,首先就必须正视现实中充斥的暴戾、功利之气,避免行为失去应有的节制。比如,一个青年刀刺另一青年,施暴者有着一定的社会背景,而受害者则是最底层民众。这时舆论特别是以青年为主的网上舆论,一方面要呼吁法治力量,呼吁让司法来传输正义,重树法律尊严,让施暴者得到应有惩罚;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分寸拿捏,不至于让其间混入过多的“仇富”等暴戾的负面情绪,以致影响司法公正,造成“多数人暴力”。而对一个未成年人的关注,舆论评判也应格外小心,以防集体情绪失控造成网络暴力。虽然这不光是青年的责任,但他们应成为表率。
暴戾和仇恨解决不了问题,而弱者对弱者的道德挞伐,更是令人痛心的内耗,唯理性之光,能烛照未来。这就需要合作与理解,靠独立思考,
对抗被裹挟的盲从情绪。有宽容之心,有倾听异见的度量,让“非主流”价值也有展现和存在的空间。
青年学者熊培云的“青年中国说”提到,“新新青年概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以朴素知识为信仰,以幸福生活为目的,视自己的前程为国家的前程,既努力谋求自己的进取,又承认异己的自由;他们将秉承人类普世的虎扑篮球:自由与幸福的想象,在多元化与宽容精神的感召下,从今天起,做一个至‘年老而勿衰’的世界公民。”
我想,这样的青年气质才配得上这个时代,更应成为时代内在的驱动精神。在这个物质时代,青年人必须有足够的公共意识和责任担当,而非只关心自己一亩三分地。青年不能太物质,不能缺乏逐梦的激情,而应时刻燃着创意和思想火花。
虽然生存和发展压力较大,年轻人特别是精英青年,仍应多肩负一些社会责任,把个人价值实现和国家民族需要结合起来,以个人发展助推社会整体进步。如此,每个青年的奋斗史,联接起来就是一部气象万千气势恢弘的时代发展史。当穿越“历史的三峡”,成功完成转型,中国一定会步入理想国家的殿堂,有更值得期许的未来。
- 2011-05-04纪念五四 以热爱生活的方式
- 2010-05-04明年“五四”不要忘了放半天假
- 2010-05-04青年节,应有“羞言五四”的觉悟
- 2009-05-05“五四”不应在青年眼中渐行渐远
- 2009-05-05“五四”半天假,这个真没有?
- 2009-05-05“五四半天假”缘何会成“一纸空文”?
- 2009-05-04台湾颓废青年与空白的五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