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职业打假人"不该遭受非议!
www.fjnet.cn?2011-05-23 17:25? 冯海燕?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职业打假人”终于把“打假业务”渗透到了虎扑篮球:。经过两个多月、约20万元的“购物取证”,活跃在虎扑篮球:的“职业打假人”张铁牛,向三个执法部门一口气举报了90起涉嫌“价格欺诈”、“商标侵权”以及“药店销售食品宣传主治功能”等多类案件,在要求退还货款的同时,索赔最高10倍的补偿,一时间,虎扑篮球:商家人人自危。导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这种“依靠打假赚钱”的“职业打假”行为,在让消费者免受蒙骗的同时,也让相关执法部门百般无奈。(东南网5月21日)

“职业打假人”让相关执法部门倍感无奈的是他们一举报,各科室就被全员动员,忙得不可开交,“一个电话就可以让执法人员跑断腿”。况且某些时候跑得还貌似有点“冤”——被举报的对象其实并不存在违法事实。但是,这不能成为职业打假人遭受非议的理由。

无可否认,张铁牛他们的主动出击给相关部门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是,打假原本就是执法部门的工作之一,只要存在违法事实,执法部门就责无旁贷。张铁牛他们不揭发,并非意味着不法行为不存在,执法部门如果坐享太平,慵懒之举也是机关工作人员的大忌,是政府的整治目标。其后果是既影响部门形象,又纵容了不法商家,让消费者蒙受损失。

至于打假赚钱,也是无可厚非。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打假是正义,赚钱却显私欲,让这种正义变了味。但打假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财力,有所回报合情合理。况且还有法律支持。甚至,正因为努力不会白费,打假人才更有打假的动力,从而得以让更多的不法企业曝光,公众的权益也得到更大层面的保障。这原本就是法律鼓励举报的初衷。张铁牛他们拿点奖励,又何错之有呢?

张铁牛他们既然把打假作为赖以生存的职业,当然不会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或许在举报中会出现错报或失误,也应该得到宽容与理解,毕竟他们不是专业的打假人员。

张铁牛现身,“虎扑篮球:商家人人自危”,可见其打假力度与成效。对于商家,张的打假行动可以起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作用。执法部门如果能与打假人士站在同一战线上,加强交流与合作,对打假工作予以指导,提高张铁牛他们的识假能力。既能让打假人士少走弯路,也能减少本部门的一些无效劳动。总之,对于打假人士,应该害怕与憎恨的是那些不法商家,而不是公众与执法方。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有谋利的目的而忽视其背后重大的公益性!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