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篮球:乳品安全国家标准高低的争论,最近再度引起社会关注。在近日举行的一个奶业论坛上,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炮轰:中国乳品标准创全球最差标准,标准制定被大企业所左右。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认为:制定乳品标准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若提高标准七成奶农将杀牛。(人民日报6月22日)
所谓标准之争,本质不过是利益之争。虽然公众不一定搞得清专家所说的“生鲜乳菌落总数、蛋白质含量”,但常识告诉我们,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对自身健康的需求,食品安全的标准只会越来越高。而乳业成了一个另类。
更危言耸听的是,一旦提高标准,七成奶农将杀牛。三鹿等食品安全事情曝出之后,矛头都先指向奶农和个体养殖户,错都是他们犯的。现在呼吁提高标准,又把奶农和个体养殖户搬出来,做最好的挡箭牌——不是我们不愿提高标准,而是提高后这么多人的生活和就业怎么办?中国的农业怎么办?这无异于是拿落后的奶业生产实际,绑架了消费者的健康权。
牛奶现在已成为一种最普通的消费品,它的安全关系到大众最为重要的的健康权,因而,在所有标准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甚至是讨论过程中,喝奶的人应该是最有说话权的。但我们的标准却被大企业所左右。企业最大目的无非是利益最大化,且多追逐短时和捷径利益。当拥有了制定标准的权力时,首要考虑的不会是喝奶人的健康和权益,而只会是企业如何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
打着保护民族企业旗号降低标准,却还指望消费者欢欢喜喜购买这种不健康的产品,一旦购买人数降低,农业部官员倒指责起消费者崇洋媚外。总之,横竖都是消费者的错——国产奶之所以起不来,就是你们购买少;购买少了,规模化生产就搞不起来;规模化生产不行,那国标就只能继续降低。如果我们的奶业总是在挑别人的错中延续这种恶性循环,那被消费者抛弃就只能是必然的结果。
对一个国家来说,这两方面哪个更重要:提高标准倒逼产业提升,造成乳业暂时的重创;国民自身的健康和对国产货不信任的蔓延。我想,一旦跳出乳业的小圈子,答案不言自明。所以说到底,这个争论,最关键是利益的种子在发酵。
当然,从乳业整体来看,问题还在落后的农业产业与发达的商业零售业之间的不匹配。农业产业现代化,仍然是中国市场经济中最弱的一环。发达的商业零售业需要生产环节是集群和规模化的,小个体户的模式将慢慢被淘汰。但现在我国的情况是,大力发展个体户养殖业,然后由公司进行收购,个体养殖的利润又特别低。拿乳业来说,根据内蒙古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钱贵霞的研究,产业链中,奶牛养殖生产、奶品加工、奶制品销售三个环节的投入比通常为7.5∶1.5∶1,利润比则为1∶3.5∶5.5。成本最高、利润最低、风险也最大的个体养殖户,自然会利用一些手段来减轻这种不利因素。他们的诚信也多只限于本乡本土,出了村子就管不了那么多。于是在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中,最后的根子都落到了这里。
而在发达国家,食品安全事件同样也时常发生。但问题大都局限于一两款产品,一家供应商或一个品牌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大多有自己完整的生产链。管制产品的制造方式和管制产品本身一样重要。而我国,一旦出问题,就是整个行业,几乎所有品牌,因为原材料的获取渠道都是一样的。
如果国家标准板上钉了钉,改不了。作为喝奶人,我们依然有话要说,那就请用不同标签标注,而且要醒目,这是什么标准下的奶,那是什么标准下的奶,至少让消费者自己去选择价位购买。
- 2011-06-23躺在跌倒处撒娇 乳业何其短视
- 2010-07-15消费者有信心才能保护中国乳业
- 2009-02-13谁在扩大乳业质量危机
- 2009-01-04田文华并非中国乳业的唯一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