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专家历时一年完成的《2011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新鲜出炉,迎接它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一片拍砖声。原来,据专家考证,各大城市上班花费时间居然大大减少了,对比去年数据,竟平均减少了10分钟!怪哉怪哉,为何与百姓“越堵越慌”的感知大相径庭呢?(6月30日《青年时报》)
在一片质疑声中,我们听到了被质疑者的解释。原来去年计算的是“绝对值”,今年计算的是“理想值”。这两个概念到底有什么不同?从介绍来看,说该报告采用的是标准出行时间计算得出结果,所谓的“标准时间”,即正常情况下的最佳出行时间,不包括堵车时间。
“绝对值”“理想值”还没搞清楚,又跳出来个“标准时间”!还好,有一点明确了,那就是该报告所计算出的平均上班花费时间中不包括堵车时间。这也就比较清楚地解释了报告与现实的落差到底从何而来。了解来龙去脉之后,笔者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没有知识不行呀,知识果然是第一生产力!不懂“标准时间”的就差一点“被通畅”了。
搞不明白,却也不能放在心里堵着,笔者仍有几个疑问没有解决。缓解拥堵是当前政府要务之一,中科院的研究,当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参考。现在历时一年的研究所得数字居然不包括堵车时间,那报告价值何在?如何能为治堵提供依据?
还有,为何去年用“绝对值”来计算,今年却改为“理论值”?改动原因何在?由不同计算标准统计出的数字还有可比性吗?恰好改动之后,道路就变“通畅”了,出行时间就缩短了,这不得不让民众怀疑其用心所在。毕竟这些年来,无良知识分子利用专业知识媚上欺下之举屡见不鲜。一会儿出来说“中国房价仍然很低”,一会儿说“中国幸福感非常高”,罔顾民生的结论层出不穷。还不时加一下专业术语,搞到老百姓只剩下满头雾水的份儿。
诚然,学术报告不能完全迎合百姓意见,“科学性”是其最高准则,但也不能以此为借口,走向了另一面——把“有关部门”满不满意当成最高原则,只愿意报喜,不愿报忧,似乎一说问题就是不善意,就是“批评”。实际上,“不幸福指数”“拥堵报告”等直面民生困境的学术研究,才更有现实意义,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假使这番改动确是从实际出发,并无学术狡猾的成分,那么今日的被质疑折射的就是知识分子的学术傲慢。既然今年标准有这样大的变动,是否应在报告中明确说明?而不是在网民一片质疑声之后才匆匆解释。
- 2011-07-01剔除堵车的出行时间太荒谬
- 2011-05-04高速路堵车免费放行体现以人为本
- 2010-12-09香港那么挤,为何不堵车
- 2010-09-25送礼大堵车的另类“路演”
- 2010-09-21今日美国报:大堵车警示中国 文明交通已迫在眉睫
- 2010-09-20“大堵车”呼唤铁路大发展
- 2010-09-20大堵车中的无车日该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