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达芬奇家具的三思三问
www.fjnet.cn?2011-07-14 11:01? 何镇飚?来源:青年时报    我来说两句

达芬奇究竟是个案还是行业顽疾,将成为下一阶段事件关注的重点。而其中的教训是,当政府他律和行业自律都缺位的时候,消费者就真的裸露在狼群面前了

近日,号称100%意大利生产的“国际超级品牌”达芬奇家具,被媒体曝光为国内生产的假洋货,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值得三思三问。

一问企业诚信。用国产家具冒充国外产品,试图通过进口文件来混淆视听,用合成材料代替宣传中的原木,是无法令消费者容忍的不诚信行为。在被央视曝光以后,达芬奇第一时间

通过网络媒体等声明自己的产品是进口的,然后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这符合危机处理的规则。但可笑的是,在召集了各路媒体之后,居然没有让记者提问,总经理试图用泪水和故事来应对,而英文为主的文字资料,又显然缺乏诚意甚至沟通素养。即使有国外人士坐在主席台上,也无法掩盖企业是否欺骗了消费者的核心问题。从媒体如此关注达芬奇可以发现,如果处理得当,也许品牌还有挽回的机会。本应采取真诚道歉、产品召回、消费者赔偿等方法,虽然耗资巨大,但可以保住品牌。而这次达芬奇的新闻发布会使公众明白,摧毁品牌的不是央视等媒体,而是经营者自身。

二问监管缺位。东莞产家具是如何成为洋品牌的呢?我们发现在央视曝光之后,当地政府部门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工商部门以产品质量问题推脱,质量监督部门以进口产品推诿,而这些政府部门本应该是保护消费者的最后屏障。商人逐利的本性无可改变也无可指责,但商业竞争必须是公开、公平和合法的,否则就是破坏了市场秩序。

特别令人担忧的是,家具协会等行业组织始终没有明确表态。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冠生园陈年馅月饼的悲剧。国内家具品牌洋货林立,行业组织的自律功能不由得令人产生怀疑。达芬奇究竟是个案还是行业顽疾,将成为下一阶段事件关注的重点。而其中的教训是,当政府他律和行业自律都缺位的时候,消费者就真的裸露在狼群面前了。

三问崇洋之因。如果从市场和文化的角度看,我们也可以有一些有益的反思。为什么国内家具市场大量洋品牌充斥,真的都是国际大牌吗?山寨品牌也许不在少数。问题是,为什么国人如此信任洋货而摒弃国货。具有价格优势的国货本可以不输于高高在上的洋货。但是国产奶粉、一滴香、飞机毛毯,甚至郭美美事件,国产品牌的产品和服务一次次失信于人,才把公众和消费者推到了洋品牌面前。天价的假洋货和山寨国际,正是利用了消费者不信任国产品质的心理,伪装自己,迎合公众。所以,真正取缔此类假国际名牌的不二法门,还在于国货自强,用优良的服务和过硬的质量,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赖。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