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京沪高铁正式运营满一月,铁道部官网公布,京沪高铁首月开行的5542趟列车,平均客座率为107%。不过,该数据受到大批网友质疑,认为可能掺了水分。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京沪高铁大部分列车均不能满座开行,不少车次的客座率只有3成左右。(8月2日《新闻晚报》)
京沪高铁满月庆生,上座率却成为新“达芬奇密码”。先是有媒体爆料,京沪高铁部分车次的上座率不到三成,剩票高达七成,商务座基本无人购买。随后,铁道部针锋相对地在官网宣布,京沪高铁首月上座率为107%。两个数据,一个地上,一个天上,让人如坠云里,不知所终。
相比之下,社会舆论几乎压倒性地倾向于媒体报道,铁道部的“107%”遭到网友的口水和板砖。“有没有搞错?那么多座位空着,客座率还能超过100%?”“我上周刚乘过京沪高铁,能坐到一半人已经不错了,不知道铁道部的数据从何而来,是否有可靠的依据?”对于质疑,铁道部回应称复用席位纳入客座率统计是中外铁路一贯使用的定义和方法。“例如,一趟由上海到北京的京沪高铁列车,沿途要停6个站,如果每一段路程都有旅客购票的话,统计时就可以按照6张票计算。”
笔者没有出国考察,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对如是统计上座率的国际惯例真实性无从判断。不过,笔者倒也查阅了相关资料,并没有找到别的国家高铁以百分比为计算单位的上座率。即使在铁路客运非常发达的欧洲,其公开资料上的计算方式都是使用“人公里”。这至少可以说明两点,国外很少使用购票上车的旅客人数与列车定员的比率进行统计,即使统计了起码也不像我们这样大肆宣传。
铁道部负责人表示,铁路运输统计已经信息化,每一趟列车的旅客购票人数是计算机统计生成的,准确可靠。只是,这样机械呆板的计算方式,太不食人间烟火,离民众感受太远。高铁是给人坐的,不是“放卫星”的样本。虚高的上座率无法真实反映高铁的运营情况,除了让铁道部沉醉于歌舞升平的假象外,对冷眼旁观的广大公众没有丝毫价值。
事实上,从京津高铁到武广高铁,铁路部门的如是统计上座率的方式就一再遭受质疑。然而,铁道部依然固执地在京沪高铁上照方抓药,并大肆宣传上座率过百云云,其初衷无非是聚聚高铁的人气,挽回乘客的信心。受到断电、晚点等故障影响,京沪高铁在经历了初期的风风光光后,迅速跌落凡尘,先是4列车因上座率低停运,后是被曝有列车七成空座。相比之下,京沪航线人气却逐渐回升至九成,有的航空公司甚至开始将中型客机换成了宽体大飞机。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们选择交通工具,主要考虑快捷、安全、舒适,“不看广告看疗效”。鼓吹107%的上座率只恐适得其反,非但不能重树公众消费信心,还会反过头损害铁道部的公信力,导致更多的人用脚投票抛弃高铁。高铁可以贴地飞行,上座率统计方式却不能飞得太高,也得接接地气才行。
- 2010-08-23铁路上座率应如何计算
- 2010-08-05福厦高铁上座率高,能说明票价便宜吗?
- 2010-03-17高铁“上座率”标准并不能衡量民生
- 2010-02-09火车上座率低
- 2010-02-02会有人因“上座率仅8%”的怪现象被免职吗?
- 2010-02-02春运火车“上座率仅8%”的水到底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