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轰动全国的药家鑫案双方父母接受了央视记者柴静的访谈,他们朴实、凝重的语言,痛苦、深沉的神情,袒露了这段艰难的日子中,心理上的煎熬与颤动。令人欣慰的是:张家父母在女儿被害后,仍然持有宽谅与善良;药家父母在儿子伏法后,继续进行救赎与反思。两个破碎的家庭,同样呈现出悲剧色彩,也深深刺痛了我们的心灵。这个时候,案件本身虽然已经尘埃落定,但文化上的沉思才刚刚开始。
张家父母失去了自己无辜的女儿,而且是被残忍地杀害,法律可以也应该义正辞严地为他们“复仇”,从而“伸张正义”,这大概也是得知药家鑫被执行死刑时很多人包括张家父母都“高兴”的原因所在。只是,我们都知道,相对于一个悲剧来说,“高兴”是一个多么单薄、苍白的字眼。事实上,张家父母远远没有停留于此,他们对药家父母“觉得有点同情”,“想跟他们说些宽心话”,甚至退回了对方送来的20万元,“农村人要饭都好要些,捡个破烂弄个啥也没人笑话”。张家父母“宽恕”了药家父母,也许,他们并不懂得“宽恕”的确切含义,不过,令人感动的是,他们却在最朴素、最善良的层面上,诠释了“宽恕”的深刻内涵。
应该说,从张家父母的角度来看,这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不过,我们的文化反思还远远不能停留于此。毫无疑问,药家鑫所犯罪行在法律、道德层面上不能得到“原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另一个层面上给予“宽恕”,从而让我们在超越法律、道德的基础上,反思我们的文化传统与文化生态:一方面,药家鑫犯罪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禁锢的家庭教育和偏颇的社会文化的双重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也是一个“受害者”;另一方面,他已经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这个时候,我们恰恰应该从现代文明的高度,给予深厚的人道关怀。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中,充斥着“血债血还”、“秋风扫落叶”的偏执思维,更缺乏超越性、终极性的文化观照。长此以往,我们容易沉浸于“仇恨”的汪洋大海,并深陷于相互折磨的恶性循环之中。
事实上,即使是药家父母,除了“铁屋式”家庭教育造就了药家鑫的扭曲人格之外,面对作为罪犯的药家鑫,他们最缺乏的同样还是现代文明素养。药家鑫在自首前,想吃妈妈做的一顿饭,被拒绝了。尤其是,药家鑫被判死刑后提出捐献眼角膜的愿望,药父竟斥责,“希望你把你的罪恶都带走,不要再连累别人”。现在,药家父母全面反思了以前对儿子的教育方式,感觉非常“后悔”。当然,从文化的角度来说,药家父母的“后悔”还远远不够,更应该从人的角度,从现代文明的高度理解儿子,进而反思整个事件的悲剧性所在。
近年来,我们从国外很多报道中读到相关新闻:受害者家属乃至本人主动要求“宽恕”伤害者从而化解“仇恨”,并且,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排解精神伤害。西方文化中,虽然也有“复仇”传统,不过,随着现代文明的陶冶,人们可以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重新理解“仇恨”,而且,由于有很多宣泄渠道如心理干预、宗教抚慰等,他们能够尽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回归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当然,这需要文化氛围的有力支撑。也许,我们现在没有资格要求张家父母“宽恕”药家鑫,因为,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缺乏这样的文化环境。事实上,张家父母精神上受到的伤害不会因为药家鑫被执行死刑而得到根本性的减轻,张妙母亲更是精神恍惚地阵发性痛哭。同样,药家父母精神上的痛苦也让人感慨嘘之。而面对悲剧,我们能够提供解脱与寄托的途径和手段实在太少了。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应该加强这种文化上的弥合功能。药家父母把退回来的20万元专门存了一个账户,用来资助被害人张妙的父母和孩子,这样的“救赎”行为当然值得肯定。不过,如何更好地达成双方之间的理解与宽容,还需要更多的探索。
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过程,就是宽恕不断取代仇恨的过程。前段时间,药家鑫父亲药庆卫注册了一个实名微博,开始时,网友们激烈围攻,慢慢地,理性成为主流。值得注意的是,药家鑫案成为一个轰轰烈烈的网络事件,正是因为其中附着了太多的东西。现在,通过广泛深入的讨论,应该让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文化的归文化,从而促进社会的弥合与成熟。
- 2011-08-12什么才是药家鑫案中的“网络暴力”
- 2011-06-08同情药家鑫之死也是珍贵的情感
- 2011-05-16韩方奕、药家鑫的双面道德
- 2011-05-13给药家鑫一次自首的机会
- 2011-05-09不能让冷血药家鑫的“破窗现象”发展下去
- 2011-05-09福州"药家鑫"再证对"激情杀人"必须零容忍
- 2011-04-27“药家鑫案”善后,需你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