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低智商的人不要看”是个神马体?
www.fjnet.cn?2011-09-06 22:25? 范子军?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昨日下午,西安火车站解放路上的一块提醒牌,让人觉得很“雷”。这块张贴在一家银行自动取款机旁边的提示牌上写着:“你购买飞机票火车票吗?”可接下来用红色标注的提醒语句就让路过的小蔡看得不舒服了:“低智商的人不要看以下内容,”小蔡说,“这种措辞不是骂人嘛”。(9月4日华商报)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顺应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要求,一些地方的公安部门一改冷面、刻板的作风,尝试用“淘宝体”、“咆哮体”、“凡客体”等网络语言来回应舆情、宣传工作或者作预警提示,给人以亲民的感觉,也赢得了不少赞誉。然而,当“低智商的人不要看”这样的警方提示语进入人们的视线,还是让人觉得太雷了。

西安警方的初衷毋庸置疑,无非就是想利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刺激市民的眼球,吸引市民的注意,进而达到“友情提醒”的目的。然而,正如智者所言,真理与谬误之间只有一步之遥,网络语体的风格借用得好,无疑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从网友跟帖不难看出,绝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警方的善意,只是过于追求“噱头”效应,未免显得有些低俗甚至涉嫌侮辱。

网络传播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世界难免良莠不齐、泥沙俱下,需要人们理性辨识、参与和借鉴,更需要相关部门密切监管、妥善引导,抑恶扬善,远离低俗,倡导文明、高雅的表达、传播方式。“低智商的人不要看”,请问这又是借鉴、利用网络风格创新的“神马体”?连警方都走火入魔,又如何教育、引导、约束网民在虚拟世界里做到言行举止文明?

西安警方的“低智商体”警示牌的出笼,无疑提示我们,作为公共职能部门,在参与、引用、创新网络传播方式、风格方面,有必要保持严谨的态度,不突破法律边界,守得住道德底线,经得起舆论质疑,否则,不但有损自身形象,而且极容易对公众、社会做出不良示范。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