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测智商”求低分无奈的不情之请

www.fjnet.cn?2011-10-28 08:44? 林小明?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医生,求求你们,将我孩子的智商分数改得低一些,越低越好!”近段时间,江苏无锡市儿童医院儿保科变得格外忙碌,令医生们纳闷的不仅是来测智商的学生明显增多,而且有的家长反常地希望给自己孩子比较低的分数。(10月27日中广《新闻纵横》)

看似不寻常的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更不寻常的原因。就像家长所说那样:如果孩子智商低,那么即使成绩差也不会影响老师的业绩;反之,家长、孩子都会受到老师比较多的批评。这理由在现实语境中,显得多么强大而充分,即便在指责孩子父母的选择功利时,也能体味到充满无奈和妥协的意味。

在测智商时要求给孩子低分,倘若是家长担心出现“伤仲永”,而理性地选择让孩子回归普通人,那倒还值得赞许。但这些父母的选择却与之相反,他们在权衡智商低与可预见的批评时,只是被迫两权相害取其轻,因而这道两难选择题的上述答案,让人既理解也充满愤怒。

或许,父母很清楚这种贴标签的行为,将怎样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他们甚至可能因此而背负一生的自卑。但在现实境况的倒逼下,父母似乎别无选择,用自我侮辱性的认同,来换取孩子和自身将来不被批评。无论这是功利还是无奈,都难掩饰其中隐藏的症结,那就是现行教育在“毁人不倦”。

我不知道这样的智商测试,有说得清道得明的科学原理,还是披着科学外衣的实质性歧视。但不争的事实是,如此以具有偶然性的智商分数,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标准,可谓连本末倒置都算不上,而是根本就没有本末了。因此,这样明显有着病灶的标准,如不被及时废止,将真的让孩子变得低智商。

最近,有些背离教育宗旨的怪事一再出现。比如,西安市一小学让差生戴绿领巾;包头一中学由地产商赞助,让优秀生穿红校服。接连出现的怪象,在偶然背后有着必然因素:除了商业化思维的侵蚀,封建等级观念的作祟,还表现了本应秉持平等的教育观念,从不曾深入教育者骨髓的尴尬现实。

测试孩子智商的行为,并不只是在测试孩子,而且也在测试我们的社会观念和教育考核标准。遗憾的是,无论家长还是教师,甚至社会,在这道题面前都被判不及格。不革除以孩子智商分数为教师业绩的弊病,类似的测试题还将出现,而我们仍还会麻木地重复不及格。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