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逃票攻略”的背后是公共资源属性的异化

www.fjnet.cn?2012-05-02 10:19? 程思明?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五一”假期到来,各种景区的“逃票攻略”频现网络,其中一些“攻略”不乏铤而走险,有些甚至要穿越悬崖峭壁。其目的,只为逃避高昂的门票。一面是游客游兴高,另一面是景区涨价忙。危险的“逃票攻略”就是在这种矛盾中滋生出来,步步惊心背后折射出的是风景“看不起”的无奈。(2012年5月1日《中国青年报》 )

“跋山涉水、穿崖凿壁”式“逃票攻略”,无疑是公民对“百元时代”的门票看涨所做出的最无力反抗。“看不起的风景”背后更折射出长期以来我国旅游景区公共资源属性异化的现实语境,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正成为“逃票时代”的能否终结的重要标志。

在分配不均的旅游黄金周,涨价已经成为众多景区为弥补其旅游淡季唯一采取的方式,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则是因为目前我国旅游行业中,市场化运作所产生的自发性因素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自1998年四川省转让碧峰峡景区开创我国旅游景区经营权市转让风气之先河起,全国各地纷纷出现旅游景点经营权转让的现象。但完全放任自流的市场化不可或缺地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所以说,我们在埋怨景区票价高涨的同时,也不应该忽略,作为公共资源主导的政府,把一些景区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究竟应不应该继续放任?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面临着粗放式经营,单一的经济产业结构和滞后的服务市场,更使得门票经济作为谋求地方收入的重要手段。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在于,政府把本应具有公共资源属性的旅游景区的部分经营权利投放到市场化运营,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就会把本属于公共旅游资源的景区异化为赚钱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属性。当然,盈利的目的如果是为了改善服务倒也无可厚非,但从现实来看,景区的服务水平并没有因门票的价格上升而随之改变。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本属于公共产品的旅游业发展的继续受到市场化的制约,这样带来的负面效应又岂止是门票过高所造成的逃票现象。从近年来旅游业投诉时间来看,不仅有服务质量所带来的问题,这种放任自流的市场化运作更容易滋生一些诈骗行为。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