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不妨给食安办的“上门拜访”喝声彩

www.fjnet.cn?2012-05-24 10:12? 王垚烽?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备受舆论关注的民办食品安全网站“掷出窗外”“被约谈”风波最终以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官员的主动“上门拜访”而告终:5月15日下午,上海市食安办主任阎祖强等一行9人赴复旦大学,与网站创建人吴恒就当前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交流。期间,食安办工作人员表示,希望给予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但被吴恒拒绝。此前,“掷出窗外”曾创下单日点击量65万次的最高纪录。(5月23日《中国青年报》)

说句实话,最初听说吴恒接到食安办“过去聊聊”通知这一消息的时候,我也和他一样设想过,这次“约谈”很有可能不太友好,对方可能会官僚,会“顽固不化”,甚至“掷出窗外”网站可能被封杀、被打压;同时我也与不少网友一样担心,“掷出窗外”网站及吴恒本人会否因此被招安、遭河蟹。但幸运的是,所有这一切疑虑与担心最终都未发生。

不仅如此,这趟聊天还让外界了解到“至少主管食品安全的机构和其他消费者一样,是吃不上特供的”事实,从而些许减轻了民众的“相对剥夺感”。而交谈过程所呈现出的的友善气氛——如合影时对方坚持让吴恒站在最中间,食安办主任和副主任分列左右;又如有官员找到吴恒表示“自己的孩子还在读高中,希望能到网站做一名志愿者”——对于缓解官民对立、重建互信更是具有积极意义。就冲这些,我们也应该为上海市食安办的“上门拜访”喝一声彩。毕竟,有关部门愿意倾听民众的声音,而且以一种“礼贤下士”的姿态来倾听,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值得肯定。

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食品安全问题面前,官员与民众原本应该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出对于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不力的不满,以及受到“特供传闻”的影响,公众往往习惯将官员置于食品安全的对立面。这种惯性心理从此次交谈后一些网友的非理性留言中便可见一斑。但事实上,夜夜觥筹交错的官员更可能受到地沟油、苏丹红的毒害,成为毒豆芽、墨汁粉条的受害者。从这个意义上讲,重建互信、积极互动满足的是官民双方的“共同需求”。

基于此,笔者认为,民众没有必要将吴恒拒绝食安办给予技术和资金支持的做法,拔高到“反抗招安”的地位。事实上,“掷出窗外”独立性的坚守,乃是民间组织发展的常态,它既有利于形成消费者、社会组织、政府部门“多方共建”的立体食安监管网络,同时对于社会权力的扩容和公民社会的培育亦大有裨益,反倒是“有政府参与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这也是此次交流另一个值得喝彩的地方。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