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急于把落水女子推上“道德烤架”
www.fjnet.cn?2012-06-05 15:11? 司马童?来源: 我来说两句
6月3日,天津两名女青年在西沽公园湖边玩耍时不慎落水。一名途径中年男子将两人救起,浑身湿透,手机也浸水损坏。两位女青年上岸后相拥哭泣,随后未向施救者道谢即离开。有旁观游客要求二人向救人者表示谢意,两名女子迅速离开。救人者笑着自行离去。(6月4日中央电视台)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知恩图报,理当感激涕零。现实语境中,对于某些危急时刻的施救及被救者,许多人可能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程式化场景”。故而,当天津2名女青年不慎落水、被人救起后,竟然默不作声地自顾离去,网络之上、跟帖之中,顿时引得斥语纷至、板砖齐飞。不过,“骂定思骂”,我则有了新的看法:不必急于把落水女子推上“道德烤架”。 网络时代,焦点热闻可谓此起彼伏、层出不穷。正因如此,冷静对待、客观分析,也便显得十分需要。网言网语中同样不乏有识之“声”:救不救人是施救者的事情,这是良心!道不道谢是被救者的事情,这是素质!我想也是,如果救人者果断伸出援手之前,总要先去猜度或考虑一番事后人家会不会千恩万谢,恐怕很快就连施救之心也要打消一半了。事实上,天津公园里的“救人大哥”并未纠结于此,看着所救女子渐行渐远,他也憨厚一笑地离开了。 而且,如果我们真有一种宽容体谅的超脱胸怀,便也未必不能想到,两名落水被救女子没有一句谢语就匆匆离去,完全有可能是在受了极大惊吓之下,一时神志恍惚,哪还顾得了正常状态下“温良恭俭让”的得体面对。果如此因,我想等到她们惊魂稍定、回过神来之后,根据媒体或目击者提供的信息,同样是有可能找到“救人大哥”重新致谢的。 循着以上思索,笔者所称的不应急于把落水女子推上“道德烤架”,也就成了一种十分必要的缓冲和期待。因为,在一些社会热点往往呈现“病毒式扩散”的今天,或许用不了多长时间,某些社会聚集事件所涉及的“隐客”,就可能被充分“显形”;要是现在就迫不及待地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就算两名得救女子将来很想面谢恩人,出于种种顾虑,恐怕也会犹豫再三、踟蹰不前了。 急于用“道德烤架”来论人说事,实际上还有可能“好心办坏事”地狭隘了原本朴素的真诚情怀。至少,一些人在数落和嘲讽两名获救女子的“欠妥表现”时,有没有想过那位“救人大哥”,当时是不是非常看重这声必须到来的“谢谢”。联想到杭州“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传开之后,他的家属迅速表示谢绝任何捐款,这里同样存在着一种不希望使得先进行为被视作“兑奖筹码”的良苦用心。 慎用“道德烤架”,不等于轻视道德评判。但某些时候,善意留下一点反思反省的合适空间,也许更有助于“道德绿草”的催生快长。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05]道德责任的驱动与金钱荣誉无关
- [ 06-04]生活细节不该被泛道德化
- [ 05-31]教育目标迷失比学生道德迷茫更可怕
- [ 05-25]一个山区小县的道德实践
- [ 05-23]让好人有好下场才能重建道德安全感
- [ 05-15]别急着给拒载乞丐的司机戴“道德帽子”
- [ 05-08]《知音》多次侵权引争议 上市是否需审视道德?
- [ 05-08]申报见义勇为能否抚平道德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