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兴业杯屏山时评网络征文> 关注 > 正文

“吃空饷”缘何屡禁不止

www.fjnet.cn?2012-10-12 11:13? 金文钦?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多劳多得,按劳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这是我国的基本分配原则。现在却出现了怪现象——“不劳动者也得食”,长期不上班,但工资津贴照发。这一“吃空饷”现象,近来被媒体频频曝光,又一次刺痛了公众神经。

“吃空饷”一说源于旧军队,当实际人员少于编制时,也照样领取全额军饷,多余的就进了为官者的腰包。近些年来,这种现象在新的环境下悄然滋长,只是表现形式不断翻新。最近,浙江省永康市和湖南省新宁县分别查出“吃空饷”者207人和116人;湖北省武穴市教育局机关及直属二级单位严重超编,50岁以上干部全部退居二线“吃空饷”;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对61个缓刑期满人员进行安置入编,其中部分安置人员“吃空饷”。

“吃空饷”的蔓延,不仅增加了财政负担,造成国家资金的大量流失,还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败坏社会风气。对于这样的不正之风,自然应当尽早刹住。据了解,早在2005年底,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就已经在全国开展清理“吃空饷”工作,在不少地方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清理工作年年做,顽症却不见根治,让我们不禁反思:“吃空饷”为何总是屡禁不止?

作为“内部粮票”,“吃空饷”是当前官场潜规则的一种表现形式,呈现出隐蔽性和常态化的特点。时下,有些人大搞裙带关系,什么“好处”都给了“七姑八爷”,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些人精心打造自己的小圈子,对圈内人有求必应,一路绿灯;有些人办事行顺水人情,或用金钱来铺路,拿关系来摆平;有些人以土政策代替国家的法令政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凡此种种,折射出道德修养的缺失与法律意识的淡薄。

其实,官场潜规则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条利益生态链,表现为“官官相护、利益均沾、权钱交易”,而作为当前流行的官场潜规则之一,每一起“吃空饷”的背后往往都有个别人的“恩准”或“默许”。正是由于“发空饷”者目无法纪,才使得“吃空饷”大行其道。所以,既要严惩“吃空饷”者,也要追究庇护者的责任。一旦遏制了“发空饷”,谁再企图“吃空饷”就无机可乘了。

“吃空饷”事件频发,还暴露出了监管制度的缺陷。由于人事制度不健全、人员编制不透明,“发空饷”者才能够对“吃空饷”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与其相互勾结、瞒天过海。再加上监督不到位、打击力度不足,使这些“蛀虫”们更加有恃无恐。

由此可见,“吃空饷”之所以屡禁不止,从深层原因上看,是制度缺位、诚信缺失和道德失守造成的。因此,各级政府应当从道德规范和制度建设入手,一方面加强公职人员的道德自律,完善预防机制,另一方面健全人事制度,严肃人事纪律,加大整治力度,做到预防与惩处相结合,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拓展监督渠道,增强工作透明度,坚持权力在阳光下运作,杜绝暗箱操作。如此多管齐下,才有可能从源头上堵住腐败漏洞,彻底铲除滋生“吃空饷”的土壤。(福建日报)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虎扑篮球_虎扑nba-社区*论坛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