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幸福城市”背后的民意诉求
www.fjnet.cn?2012-10-31 10:11? 林 萧?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幸福”正成为诸多地方的施政目标。不完全统计显示,全国至少18个省(市、区)明确提出了“幸福”的概念。去年的数据则显示,已有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10月30日《新京报》) 如此多的城市提出“幸福”目标,体现了执政理念的进步,这也与社会的发展方向一致,那就是让人民享受幸福生活。幸福作为一种虚无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每个人的切身感受也不尽相同,但从大方向来说,“幸福城市”至少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民意诉求。 现实的情形是,不少地方将“幸福城市”仅仅当作施政口号,大有幸福“泛滥”之势,生活在这样的城市中,民众既感受不到城市的进步,也毫无切身的幸福感可言,即使口号叫得再响亮,也终究只是官方游戏,与民众利益无关。可以说,幸福不是喊出来的,幸福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感受,如果单单以官方数据说了算,不让民众参与评价,“幸福城市”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这样的城市即便把“幸福”的标语贴满每个角落,也会让人嗤之以病。 各地纷纷提出建设“幸福城市”虽然有积极意义,但其中难免有“跟风”之嫌,倘若周围的城市都提出“幸福”口号,没提出口号的城市无形中落伍,于是一个个城市都亮出“幸福”的旗帜。在一片“幸福”的色彩下,难免让人产生错觉,对于执政者和城市管理者而言,大会小会作报告均离不开“幸福”二字,实际上却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因为在“幸福”的大肆渲染下,“真幸福”与“假幸福”让人难以分辨,势必造成政绩假象,阻碍民生政策的实施。 衡量“幸福城市”必然离不开“幸福指数”,然而“幸福指数”的“考官”究竟由谁担任依然是问题的关键。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份,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和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联合对外发布了“中国幸福城市排行榜”,合肥“幸福指数”高达43.40分,超越北京、上海、广州等32个大城市,成为中国“最幸福城市”,合肥市民却声称“被幸福”。这样的“幸福指数”显然已经偏离了考核的基本要求,那就是脱离了广大民众,只有将民众诉求纳入考核体系,并作为最高标准,“幸福指数”才能真实存在。如此看来,对“幸福城市”也需要“打假”,只有挤去其中的水分,让广大老百姓拥有发言权,站出来坦言是否幸福,“幸福城市”才有望成为现实。 客观地说,“幸福城市”并没有标准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幸福城市”是经济、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实现全方位覆盖的综合体,群众安居乐业,病有所依、老有所养、社会和谐,这些因素对于“幸福城市”而言缺一不可。各地建设“幸福城市”只有充分正视民众诉求,紧紧围绕“民生”二字,才能使“幸福”从口号转化为真实感受,“幸福城市”才能自然呈现。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31]生活很具体,幸福不抽象
- [ 10-22]不怕也是一种幸福
- [ 10-20]“干部辛苦”如何化为“人民幸福”
- [ 10-16]“我不知道”的幸福观“很莫言”
- [ 10-11]别让“你幸福吗”仅仅成为笑谈
- [ 10-09]我的幸福你没法代言
- [ 10-09]当我们谈论幸福时 我们在谈论什么
- [ 10-08]为什么要说幸福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