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名校独大”呼唤更精细的教育投入

www.fjnet.cn?2013-03-12 09:35? 郭杨阳?来源:西安晚报 我来说两句

“我国大多数县区的校际差异比发达国家还要大,相当一部分乡镇和农村学生成绩达标率不到40%。”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两会上的发言,引起了很多代表、委员的共鸣。校际差异拉大造成“名校独大”:动辄上万人的超级名校,好教师和好生源越来越多;周边的学校“失血严重”,越来越弱。

名校不断壮大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排他性”——排斥那些社会资源调动能力较差、“通关”能力有限的学生,从而形成对公平享受教育资源的公民权益的侵害。

解决“名校独大”的问题,不是消灭掉名校,而是解决教育资源公平分配问题。在“名校独大”格局已定的背景下,则需要细化后续的教育投入方式。因为,在已有的格局下,名校的资源获取能力要远强于普通学校,如果依然进行粗放、随意的教育投入,名校依然会吃掉教育投入中最大的那块“蛋糕”,从而变得更强。因此,需要从教育投入的源头谨慎把关,适当地向普通学校倾斜。

一方面,物质性的教育资源投入要适当地向那些普通学校、非名校倾斜,只有接受到的物质性补贴能与名校形成抗衡,普通学校的“缺血”症状才会逐渐缓解。具体说,除了在教育经费的拨付上适当照顾普通学校外,还应该在教师补贴、教师岗位编制配置等方面对普通学校有所倾斜。

另一方面,要改变教育政绩评价方式。就像两会代表朱永新所建议的那样:“看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差距大小,相关领导就会去抓教育均衡。”有些地方,名校甚至成为了地标性建筑,名校的名字也成了一块上下通行的金字招牌。进而,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进行教育投入的过程中,也很自然地想到名校,从而使得名校更加强大,周边学校则更加弱小。如果改变评价方式,至少可以为那些普通学校输一些血,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均衡。

之前出台实施的“就近入学”政策最终变异出来了“学区房”“赞助费”和“择校费”等一系列不合理、不公平事物。可见,仅靠政策禁令很难解决“名校独大”的弊端。当务之急,需要更精细的教育资源投入方式,来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实现,进而,遏制住“名校独大”的势头。正好,中央落实占比4%的教育投入就是一个良好契机,精细、合理地用好这笔投入,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就真实可期。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虎扑篮球_虎扑nba-社区*论坛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