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更多“中国好室友”
www.fjnet.cn?2013-04-25 17:11? 庞书纬?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最近,两位室友火了。一位是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某,与室友因生活琐事不和,竟在饮水机中投毒,被网友怒斥“同窗共读,相煎何急!”另一位是四川师范大学学生黄昱舟,4月20日清晨,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冲回宿舍,“抱着六个电脑,背着三个单反,提着一个小乌龟冲出宿舍,他一个人拯救了全宿舍的财产”,被网友赞为“中国好室友”。 同为室友,做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同窗之情,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最珍视的友谊之一。五湖四海的学子,能够相聚在同一校园,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更是不可多得的缘分。同时,寝室文化,也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青年一代的人格塑造,以及青年群体中“正能量”的传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如今,“室友”一词,却变得愈发沉重。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咨询的心理问题约有三分之一与寝室关系或同学关系有关。 记者以为,面对高校中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高的现实,学校方面应该积极引导。毕竟对于从小学到高中生活方式单一的学生而言,面对新的人际关系圈、新的竞争压力,解决冲突、调整情绪的能力势必受到考验。据记者观察和相关报道,部分高校中,学生生活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校园管理中的短板。 同时,与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相比,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往往更容易会成为室友关系中一道迈不过的“坎”。因此高校应大力倡导简朴、健康、阳光、自强的校园文化,抵制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奢靡之风。 愿寝室投毒的悲剧不再重演,愿校园中能涌现更多黄昱舟式的“中国好室友”。 新华每日电讯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04-22]警惕对复旦投毒案的过度解读
- [ 04-19]“复旦校园投毒案”有多少未竟之问?
- [ 04-19]“复旦校园投毒案”有多少未竟之问?
- [ 04-19]复旦“投毒”案舆论“未审先判”?
- [ 04-18]复旦投毒案:揪心悲剧折射教育缺陷
- [ 04-18]警惕对复旦投毒案的过度解读
- [ 04-17]复旦投毒案,当以朱令案为鉴
- [ 04-17]复旦“投毒”疑案提醒关注寝室关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