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旅游开发别让生态退化

www.fjnet.cn?2013-04-27 15:10? 沈孝辉?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中国国内旅游市场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地方政府用行政力量推动掠夺式的旅游开发,不仅造成资金的浪费,而且导致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被破坏。在景区景点之中,那些仿造的古迹、人工的山水、奢华的饭店及低俗的表演,都违背了国际上通行的生态旅游、低碳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基本思想与原则。

旅游业并非像人们曾经褒奖的那样是“无烟工业”,事实上,丰厚的经济收益往往是以损害或牺牲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原住民利益为代价的。为了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改善原住民的福祉,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30年前,国外学者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并逐渐在各国付诸实施。

生态旅游是生态学的思想应用到传统旅游中使之得以脱胎换骨的产物。《国际生态旅游标准》将生态旅游定义为:“着重通过体验大自然来培养人们对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和保护,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的定义是:“以保护环境和改善当地民众福祉的方式,在自然界进行的负责任的旅行。”这两个定义均是用现代生态学的视角界定和规范旅游,基本理念一致而具体内容互相充实,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四项原则:简朴、简约、低碳、环保的原则;保护传统文化、维护原住民权益、促进社区发展的原则;维护自然和历史文化原真性的原则;坚持保护地公共资源和公益事业属性的原则。

发展生态旅游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否则生态旅游也会破坏生态。国际上的生态旅游尽管比我们先行一步,却非尽善尽美。我们看到,在肯尼亚,蜂拥而至的游览车围堵观看猛兽,影响了它们正常的活动;在加蓬,旅游团在午夜时分来到海滩,干扰了海龟正常下蛋;在冰岛等海域,快速行驶的观鲸船影响了鲸类的捕食和安全……为此,国际旅游组织和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发布了新的“绿色保障”计划,增加了对生态旅游的区域限制、时间限制和其他一些更为严格的行为规范。

当下,国际上不乏生态旅游、低碳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成熟经验和成功模式,而在我国只有少数先行者勇敢地闯出了第一步。相信这种全新的旅游思想与原则,不仅可以有效消除我国旅游开发与旅游市场的乱象,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而且是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重要标志。

总之,生态旅游要在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中高度重视保护生态,并落实到每一个步骤和细节之中。我国当务之急是对生态旅游的认证、标准、规划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沈孝辉 作者为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局高级工程师)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虎扑篮球_虎扑nba-社区*论坛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