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古建风波是非只因视角不同
www.fjnet.cn?2013-05-14 10:43? 毛建国?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成龙接受央视采访首次回应古建筑捐给新加坡一事,称这些古建筑并非国宝只是老民居,自己没有对不起国家。成龙还表示选址新加坡是因为新加坡之前对古建筑的保存、维修和电脑扫描做得很完善,“人家当这个是宝”。 引起争议的这些古建筑,若把时光的指针前移20年,其实并不能算是稀有之物。包括我所在的扬州,华夏大地,城市乡村,有着大量这样的古建筑。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成为了历史。 不可否认,一些古建筑的远去,是由于盲目开发引起的,体现出急功近利。但也要看到,许多古建筑的远去是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 视角不同,对美的感受不同。众多古建筑,看起来很美,真正生活其中,就会发现无穷蹇拙。没有卫生间,硬件设施差,而且年久失修,需要不少精力和财力维护。在现代化的生活背景下,谁都希望生活水准更高一些,要求别人过落后生活,是一种不道德,哪怕举着美的旗帜,也不可取。这也是许多历史街区和村落,居民有着强烈改善需求的原因。 回头来看,如果不是成龙有心搜集,随着时光的慢慢流逝,这些古建筑也会淡出视野。彼时今天的你和我,可能连感慨的机会都没有。事实不正是这样吗?这些年来,拆掉的、倒掉的古建筑还少吗?外面的人可惜,住在里面的人,叠加上了无可奈何。 这是一种认识视角的问题。回到当前的社会背景上来,在保护和开发中,许多人毅然选择后者。可也应该想想,那些生活其中的人生活如何改善?没有资金投入,古建筑又该如何保护?多元化的需求应得到多元化的满足,不能简单地把保护和开发对立起来。大拆大建不可取,但一味拒绝开发,现存的众多古建筑或许会倒在风雨中。 政府承担责任,毋庸置疑。但以中华之大,古建筑之多,现有的财力根本不足以支撑。而且也不是所有过去的都应该留存,择其精华,取其代表,加以保护,更符合现实。 摘编自《法制日报》5月13日 文/毛建国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14]应建立名人藏品捐赠的接收机制
- [ 04-17]“严禁外迁”保护得了古建筑吗?
- [ 04-09]争议成龙捐宝不如反思古建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