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美国给棱镜盖上头巾不现实
www.fjnet.cn?2013-06-25 08:11? 迩 晓?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棱镜门”引发的争议,清晰地表明了这种纠结:实现个人隐私权与国家安全防卫权的平衡,显然不是一段时间、一部法律就能完成的事。 美国“棱镜”等秘密监视项目曝光者爱德华·斯诺登在被美国取消公民身份后,23日乘坐客机离境中国香港,欲经俄罗斯后转飞往第三国。有消息说,其目的地是厄瓜多尔或古巴。斯诺登究竟会去哪里,仍是一个巨大的谜,“棱镜门”远非到可以画上句号之时。 一方面,斯诺登引发的国际波澜,不会就此平息。“棱镜门”一经曝光,许多重要国家与美国的关系骤然紧张。各国纷纷要求美国对监听作出解释。显然,无论多么有诚意的解释,也难以消除给相关国家已经造成的疑虑。而无论斯诺登最终定居哪个国家,又将引发其定居国与美国之间的对立。目前,美国已誓言要将斯诺登缉拿归案,因此,可以预期美国将对斯诺登定居国政府施加压力,甚至制造“突然事件”,这可能引发“棱镜门”的又一轮波澜。 另一方面,因“棱镜门”引发的市场动荡才刚刚开始。事件曝光后,一些全球性网络运营商首次证实了美国政府部门曾经索取大量数据。没有证据表明,这种来自美国政府部门的行为将因事件曝光停止。而卷入“棱镜门”中的各大企业,仍然没有拿出对策以消除市场猜疑。对于集团性用户和一些对隐私敏感的个人用户来说,今后是否继续使用被“挟持”企业的产品,将成为一个现实疑问。 更重要的是,“棱镜门”还涉及到了在大数据时代,政治伦理能否跟进的问题。 传统的政治伦理,对于个人隐私与自由持保护立场。但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公共安全的要求,对这一政治理念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不对称性的恐怖事件越来越多,要求政府部门尽其所能加以防范,这意味着政府部门掌握个人隐私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公权力天然会扩张的倾向,又注定了这将导致个人隐私权被剥夺。“棱镜门”在美国引发的争议,清晰地表明了这种纠结:实现个人隐私权与国家安全防卫权的平衡,显然不是一段时间、一部法律就能完成的事。 此外,由于斯诺登自5月下旬以来就藏身中国香港境内,中美关系也因此经受了考验。香港特区政府依据相关法律,允许斯诺登通过正常途径合法离境,既体现了特区的司法自主权,也客观上降低了中美关系的不稳定性。但是,这并不表示可以就此了结。斯诺登的曝光,证明中国是“棱镜”的主要受害国而不是此前被宣称的“加害国”。 在全球网络规则多由美国制定、网络服务多由美国提供的情况下,期待美国主动给“棱镜”盖上“头巾”,显然是不现实的。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和个人隐私,需要通过创新,建立我们自己的网络规则和运营基础技术。这样才能避免受制于人。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棱镜门”就远不能说结束。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24]“棱镜门”:大数据时代的公民与政府
- [ 06-19]棱镜门 作恶的幻境
- [ 06-18]思科卷入“棱镜门”,为何让我们“坐立不安”?
- [ 06-14]棱镜门让奥巴马陷“囚徒困境”
- [ 06-14]“棱镜”爆料者斯诺登何去何从
- [ 06-13]美国“棱镜门”拷问安全和隐私边界
- [ 05-24]公务员带职种田是面多棱镜
- [ 02-27]小康县主动“返贫”是一面多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