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春晚能让束缚导演和演员的手链脚铐再少一些,观众们才能从全家一起看春晚中品味出更浓郁的年味。 尽管春晚如今被很多人戏谑地称为“春节吐槽晚会”,但它仍是多数中国人在除夕夜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尤其在传统年俗日渐式微的语境下,春晚已是与年夜饭同等重要的年味载体,观看春晚则已成为最具仪式感的新年俗。厘清这一层利害关系便不难看出,那些呼吁“取消春晚”的声音是不理性的。这档有三十余年历史的晚会,远未到被彻底抛弃的时候,它最需要的是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 春晚总是偏爱大红大紫的色调,善用气势恢宏的元素,其形制与基调自诞生起就带有物质匮乏时代的清晰烙印。这档晚会在中国文艺界享有无可匹敌的地位,但这反过来又降低它感知文艺气候变化的敏感度。春晚最大的问题在于,它试图用一种流行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艺术表达,来满足全国观众已经变化的文化需求。随着文艺产品日趋丰富和多元,固步自封的春晚遭吐槽完全在情理之中。 最近虎扑篮球:春晚的新闻渐渐多了起来,我印象最深的一则新闻是说,首次执导春晚的冯小刚前不久当着审查节目的领导发了一次火,他说“你们不能否认我一个艺术家的基本判断”。这种让有些人听起来很刺耳的话,大概只有冯小刚敢说。但不得不说的是,这句话不偏不倚地道出了春晚为何越来越“难看”的关键原因——春晚是一群文艺工作者合力呈现的文艺晚会,如果不尊重艺术规律怎么行? 我们都知道春晚的全称是“春节联欢晚会”——“春节”赋予了这档晚会辞旧迎新的含义,“联欢”为这档晚会定下了欢乐祥和的基调,“晚会”二字则强调其本质是一次文艺演出。可现如今,从主持人说的每句话每个字,到每个节目可能引发的解读和联想,再到演员出场顺序、现场机位安排,春晚都被高度符号化、仪式化甚至政治化了。春晚要改革,唯一的出路是回归“春节联欢晚会”的初衷。 与其他晚会相比,春晚在各方面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原本没有理由办得不好看。但实际情况是,不仅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对春晚审美疲劳,就连一些曾长期活跃在春晚舞台的老演员,也都对春晚失去了兴趣。每年都听到不少人抱怨,说春晚已经很难再让观众乐起来,其实原因就在于春晚没有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优势,没能聚拢一批能够贡献高质量节目的演艺人才,没能摸准观众的“笑点”。 春晚如何回归“春节联欢晚会”的初衷?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艺术指导艺术。即使春晚不是总导演的“私人订制”,也不完全是“大众订制”,而是某种“国家订制”,但只要多一些改革和开放意识,少一些违逆艺术规律的桎梏,春晚依然有从观众的吐槽声中突围的可能。有个摆在眼前的成功范例是,同样在央视平台播出的《中国好歌曲》,就因为在每个环节都是以艺术规律当指挥棒,最终赢得了收视率、口碑的多赢,甚至比某些娱乐大台的王牌节目还要受欢迎。 还有一点,那些握着春晚指挥棒的人和部门,对于“联欢”的理解可以更“与时俱进”一些。举个简单的例子,春晚要表现春节所需要的欢乐祥和的氛围,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张灯结彩”“英雄赞歌”“天耀中华”等一听名字就乏善可陈的节目来呈现。现在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于文艺娱乐的要求已经“进化”到了比较高的阶段,如果春晚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如何得到观众的认可与好评? 春晚确实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再特殊也是以“春节联欢晚会”的形式呈现的,艺术自始至终都是起关键作用的指挥棒。如果积弊重重的春晚能够回归初衷,把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让束缚导演和演员的手链脚铐再少一些,春晚遭遇的吐槽势必会少很多,而观众们也更能从全家一起看春晚中品味出更浓郁的年味。 新华每日电讯 易艳刚 |
相关阅读:
- [ 01-28]记者呼吁春晚别拿国足当笑点 该讽刺的有很多
- [ 01-28]李敏镐登春晚:一个必须出现的符号
- [ 01-28]蔡明曝春晚幕后花絮:就是这么残酷(图)
- [ 01-28]一窝蜂办“春晚”撞了多少脸
- [ 01-28]马年春晚执行总导演:春晚被定位为国家项目
- [ 01-28]赵本山已经返回沈阳 大年夜将和家人一起过年
- [ 01-28]华少因春晚斩获1500万代言 与蔡明节目内容曝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