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不仅让吃货们口水直流,而其中高大上的解说词也让网友争相效仿。食材、馈赠、味道、乡愁,片中经常出现的这些关键词开始深入人心,一股新的“舌尖体”在网络爆红,引发造句热潮。(5月18日《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甄嬛体”等各种网络文体层出不穷。互联网上各种新锐文体你方唱罢我登场,“舌尖体”不是第一个,肯定也不是最后一个。只不过这一次,又和以往有所不同——它不再是一场简单的填词造句狂欢。这一变体既没有背离常规语言,也不是批驳传统文化的异类。 网友的模仿调侃,多多少少是被“说辞”的魅力所折服,受到了既有厚度也有韵律的美妙的感染。试想,当“瓜子,无疑是太阳和向日葵的爱情结晶,唇齿与手指的默契配合,让这温暖热情的果仁瞬间迸出又随即粉碎,只留下质朴的香气和空虚的果壳……”一出,谁人不心动?假如换做大白话铺满银幕,该是多么无趣!不可否认,与听了让人“有想撞墙冲动”的“琼瑶体”,代表“回车键里出官诗”时代的“羊羔体”,嗲不死你呕死你的“蜜糖体”,酷似老外说汉语说不利落的“梨花体”等过于肉麻、简单地模仿和过分矫情、无病呻吟的话语台词相比,舌尖体的文化底蕴更强,能给人带来文字的艺术享受。 实际上,在语言的规范性上,解说词和网络体还是在常规语言的逻辑体系里运行的,并没有幻化出多少新奇的词汇,且一般都能独立成章。只是,辞藻的华丽展现的不是对母语的恶搞和污染,而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这也正是是汉语语言言艺术的魅力与生机的表现。 其次,食材、馈赠、味道、乡愁等关键词不仅是中国吃文化里的精髓,也是传统家文化的内核。尽管对解说词“太矫情”、“少了美食,多了内心戏”、“太跑题”等评论不绝于耳,指出台词有煽情和过度解读之嫌,但谁也不能否认,这种解说不再是单纯的情感宣泄,争夺博君一笑的快感。用情感纽带串联起同一文化场域内的心理共鸣和身份认同,文字充当了承载文化、潜藏审美的容器,“舌尖体”已远非用只是一场流行的文字游戏。 诚然,网络流行语总会因为时间的磨蚀而削弱其新鲜感和生命力,也许 “舌尖体”的命运同样只是昙花一现,但作为一种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融反映,其依然代表着母语青春的魅力,坚守着文字本应有的纯洁高雅。即使人们的热情过了,它也依然会是一阕文字的精品。我们不妨以之作为优秀的行文范本,在不动声色的流畅间,体味惊心动魄的文化进程。 |
相关阅读:
- [ 05-18]“舌尖2”版权已销往多个国家 第5集展现火锅盛宴
- [ 05-18]《舌尖2》第五集被赞: 美食与情怀结合完美
- [ 05-13]“真诚的”纪录片与食物同样重要
- [ 05-12]《舌尖2》第4集遭批:美食太少,三观不正
- [ 05-12]"舌尖2"屡陷争议 陈晓卿:不记录故事对不起良心
- [ 05-10]《舌尖2》回应外媒质疑:国际化纪录片
- [ 05-05]纪录片也能唱好“生意经”
- [ 04-23]离开了故事美食片迟早腐烂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