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的降临总是充满喜悦,但突然造访就容易让人惊慌失措。更何况,年轻孕妇孤身一人,且负责做检查的医院不具备产科及病房。 生命与风险同在。处理稍有闪失,风险甚至就可能夺去生命。我们身边出现过一些令人遗憾的现象。比如某医院,住院部不管门诊孕妇的求助,多次催促后医生才姗姗来迟,导致孕妇流产;比如某医院的急救电话不应急,患者拨打多次无人应答等等。如果医院怕麻烦或怕担风险,“没有产科”就是最现成的措辞,接生的风险性也让拒绝显得顺理成章。换言之,医院完全可以撇清责任。但那样,孕妇及婴儿的安全就充满了太多未知。 ? 然而,这位孕妇碰上了好医院、好医生。护士丁爱琼值得点赞,她在没有接到求助的情况下,能主动帮助候诊椅上出现异常反应的孕妇,并果断做出急救反应;医院完善的应急程序及无可挑剔的应急处理令人欣喜;虽然,他们缺科室,但医生不差技术。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孕妇生产的状况有充分了解,先接生、后转院更体现了服务的人性化。 在医患矛盾已成社会症结的今天,医生配保镖、学跆拳道等事件屡见不鲜。但越是草木皆兵,越是放大了矛盾及焦虑。医生增强业务能力,提升服务意识才是缓和医患关系的根本。然而,缓和医患矛盾,也需制度保护。比如,这起事件中,母子平安自然是皆大欢喜。但是生产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万一医院主动揽过担子还是出现了意外,届时,家属是否会以“超范围看病”跟医院叫板?很多时候,意外的出现及纠葛可能让医院缩手缩脚,拘泥于程序,比如重大手术要家属签字,但病人情况危急,家属又不能及时赶到,此时等候无疑于夺命。 我们当然希望医院的准确处理能赢得家属的理解,可是,我们不能不顾及有家属在极度紧张之下会产生偏激的想法。因此,点赞好医院好医生,更需要制度保障医院的勇于担当。假如医院采取的应急举措并无不妥,制度应出台细则保障他们的利益。这样,医院降低了责任风险,在事急从权的情况下,他们才敢放手释放他们的妙手人心! |
相关阅读:
- [ 06-25]“32小时手术”能否消弭医患隔阂
- [ 06-12]以医院分级治疗给医患关系“减负”
- [ 06-05]湖南“殴医事件”且等司法调查
- [ 05-13]“床护比”不达标是对医改尖锐拷问
- [ 05-13]“护士去哪了”呼唤医疗观念革新
- [ 05-09]拒绝“红包协议”何谈医风医德?
- [ 05-05]重构医患关系不能靠一纸协议隔靴搔痒
- [ 05-05]“拒红包协议”不能止于一纸空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