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全球最大制药公司美国辉瑞的蓝色小药丸“伟哥”(商品名“万艾可”)在中国的ED用途专利保护正式到期,国内抢仿大战一触即发。 “伟哥”在中国的专利到期,引发了业界的一片狂欢,众多国内制药企业虎视眈眈准备抢滩仿制市场,期待着从原来由“伟哥”独享的高达10亿元的市场份额中分得一杯羹。客观地说,“伟哥”产品国内专利到期,国内药企纷纷仿制,必然带来价格上的下降,对国内消费者来说,这当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可是在这种喧嚣的“伟哥狂欢”背后,也有让人高兴不起来的一面。原因就在于当国内制药企业意图抢滩“伟哥”仿制市场的时候,恰恰暴露了自身创新意识的孱弱。“伟哥”让中国男人更有力量,但是谁来为中国制药企业“壮阳”? 一方面,在“伟哥”垄断国内治疗ED药物这么多年的时间内,国内制药企业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毫无作为,所以只能等着人家专利到期以后自己才有利可图,说得难听点,这其实就是在捡拾别人的残羹冷炙;另一方面,国内制药企业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的不思进取,并不止体现在一个“伟哥”上面,在其他药品上面同样如此,现在医院的很多一线药物,都是从国外进口药物仿制而来。 这种现象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其一,原创药物都有专利保护,不是你想仿制就能够仿制的,只有等原创药物过了专利保护期,国内制药企业才能仿制,这就势必会造成国内患者在药品选择上的狭窄;其二,既然不能仿制,那么就只能进口原创药物,而进口药物价格上的昂贵,相信很多人都已经见识过了,这势必大大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其三,既然被称为仿制药,也就很难摆脱“山寨”意味,而从专业角度来说,仿制药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和原创药品相比都难免会大打折扣。 我们不否定仿制药的市场价值和对国内患者的重要意义,但重仿制轻研发,重山寨轻原创的现象,既不符合国内制药业的长远和健康发展,也不符合国内亿万患者的现实利益,“伟哥狂欢”只是一个缩影,一个代表而已。虽然我们也知道药品的研发是一个成本昂贵的行业,但这不是国内药企急功近利、放弃创新的理由。与此同时,政府对这种现象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能够通过政策的扶持、税收的优惠等等举措,来鼓励药品的创新研发,引导国内药企走仿制与研发并举的道路。 苑广阔(广西 职员) |
相关阅读:
- [ 06-25]构筑信用防线,确保舌尖安全
- [ 06-03]保障儿童用药,医改不可缺位
- [ 05-27]读懂“暂定有效期”背后的诉求
- [ 05-26]药品有效期“暂定”,不是永久的“帽子”
- [ 05-26]药品“暂定”有效期 须满足三个前提
- [ 05-16]葛兰素史克案反思:药品都贵到哪儿去了?
- [ 05-16]设立临近保质期食品专柜有利各方
- [ 05-15]葛兰素史克案该如何解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