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没有检测仪器可以检测,张师傅担心是危险品不敢大意,停车将乘客疏散并安排转车后报警求助。结果证实,女乘客所携油桶内装的确是尿液。虽说并没有引起严重后果,但客观上给乘客造成了不便,也浪费了一定的警力资源。 5个油桶引发的恐慌,让人很自然地联想起当天南方都市报的一则报道。某日10时许,深圳一辆369路公交车行至田贝公交站台时,车厢突然冒白烟,乘客以为发生火警,有人砸烂车窗逃生,32名乘客被玻璃划伤或因踩踏受伤。 两起乌龙事件皆是因误会而起,但也说明了广大公民公共安全意识越来越强,防恐防暴警惕性越来越高,这一点无疑难能可贵,更是相当必要!同时,它们也显示出公众没对涉恐事件,在相关知识、处理技能上,依然匮乏;公共管理方面显然也存在短板。 试想,如果民众安全防范、避险逃生知识、技能得到教育、普及,公交车等公共场所的安全设施须妥善安放、维护,何至于会发生把灭火器“冒烟”当“火险”的尴尬?如果素质俱备,一旦遭遇突发情况,公众完全可以沉着应对、有序疏散,避免慌不择路,乱作一团。假如公交车配备简易的必要安检设施,又怎么会因5桶尿液而导致虚惊一场,甚至惊动警方? 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多发期,安全防范意识、社会治安机制当然有必要提升级别,更有必要要求有关方面与时俱进,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周全、缜密。既有效防范、遏制治安事故的发生,又有序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也才不至于草木皆兵、人人自危,切实增强民众安全感。 |
相关阅读:
- [ 07-23]愿公交车纵火案不再发生
- [ 07-20]公交车设计可借鉴机场摆渡车
- [ 07-16]对公交车燃爆事故频发的追问
- [ 07-14]呼唤理性的公共安全意识
- [ 07-09]反性骚扰是一项“系统性任务”
- [ 07-09]公交车之殇别囿于“制度之筐”
- [ 07-08]公交纵火案,难防不是不能防
- [ 07-07]面对公交纵火,还是多学些自救常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