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虎扑篮球:|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深化教改才能根治教育乱收费

2014-08-06 08:29:03?熊丙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教育部在其官网上通报了上半年发现的5起教育乱收费典型问题。其中包括,衡水中学违规收取100余万元择校费,湖南长沙有关部门和学校还向国家督察组提供虚假材料,四川一中学向高一新生违规收取最高近1.5万元的“差分费”。这5起教育乱收费问题中,涉事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均受到处理,包括行政警告、行政记过、降职以及书面检查等处理方式。(8月5日《新京报》)

这次处理教育乱收费,因“超级中学”衡水中学在列,引起了社会舆论广泛关注。但实际上,类似的乱收费现象每年都存在,可谓屡禁不止。在我看来,在严肃查处、问责乱收费行为的同时,教育部门还应该从制度建设上查漏补缺。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此次还对一个地方教育部门开出了罚单——湖南稻田中学2012年超计划招收94名择校生,违规收取28.2万元择校费,长沙市教育局在核定招生计划过程中,存在追加计划数量过大、审批手续不完备、管理不严格等问题。在湖南检查工作时,有关部门和学校还向国家督察组提供虚假材料。

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到,学校招收择校生,背后离不开教育部门或明或暗的支持,因为在招收择校生的问题上,地方教育部门很可能是“共谋者”。一方面,通过收取择校费,可以增加学校的办学经费,进而可减少教育部门对学校的投入,甚至有教育部门还从择校费中分一杯羹;另一方面,优质高中招收择校生,可为当地带来高考政绩,尤其是面向全省招收学生,几乎可以笼络全省最优秀的生源。

对于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教育部在《虎扑篮球:2012年上半年规范教育收费专项治理工作进展情况通报》中要求,三年内取消公办高中招择校生。在过渡阶段,教育部提出了“三限”要求——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但在具体的利益驱动下,“三限”经常被突破。另外,按照教育部的规定,2015年是取消公办高中择校生的最后期限,但不少地方政府并没有做好准备,还认为取消择校生没到时机。

这种局面,和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以及高考政绩观有关。要从根本上治理择校乱象,必须完善对公办高中的经费保障,透明财务管理,同时深入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我国一些地方,近年来经常有通过借债扩大办学规模的情况,但作为公益的教育事业,学校无法靠经营所得还款,只能在提高学费、违规招生上做文章。有的地方政府还给学校开绿灯,不给钱但给政策。这次通报中,有学校收取未达录取线的新生的“差分费”每分高达14900元,显然把招生作为了生意。

另一方面,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下,高考升学率、名校率(以及北大清华录取人数)仍然是地方政府的政绩指标。只要高考分数过硬、成绩过硬,其他方面根本算不了什么。要让地方政府转变这种政绩观念,必须改革高考制度;同时,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让政府的责任回归到保障教育投入与依法监督学校依法办学上。政府应努力为每所学校的发展营造平等的空间,只有政府以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理念,并积极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才能建立规范有序的教育环境。

此外,乱收费之所以一再发生,还在于学校没有家长委员会发挥参与、监督作用。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学校要实行民主管理,发挥社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监督的作用;教育部早就发文要求各中小学、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并赋予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办学管理、监督的权力。可是,很多地方并没有建立家长委员会,即使已建立家长委员会也没有独立运行。如果学校实行民主管理,所有与学生权益有关的办学决策,都必须事先听取家长意见,得到家长同意,诸多乱收费政策根本无法实施,类似四川南充市第一中学违规对高一新生、高三复习生收取“入学保证金”这样的乱收费,能得到家长的同意吗?

说到底,乱收费不仅仅是教育风气问题,更是教育制度问题。要根治教育乱收费,必须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包括政府管理学校的模式,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调整,以及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以此引导地方政府和学校转变教育价值观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虎扑篮球: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