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青报记者从北京铁路局了解到,截至昨天下午6点统计,9月29日至10月7日期间,目前,票库内有超过80%的旅客通过互联网购票成功但尚未取票,总数达到285万张。其中,9月30日国庆节前一天,有47.4万张未取,10月1日当天尚有48.1万张车票未取。(9月27日 人民网) 金秋十月,正是旅游、出门访友的好时节。由于假期集中,必然引起客流扎堆的问题出现。而决定在此期间能否出行成功的火车票,也水涨船高变得异常珍贵。 在铁路部门网络售票过程中,存在一种怪现象。购票是抢得网络通道用拥堵,甚至刷票刷到网络瞬间无车次信息。可买了票之后却在售票处存着,而不着急取。认为反正票也到手了,什么时候方便,什么时候用得着,什么时候再去取,甚至有一些人把取票时间安排临上火车之前。这买票时的“一热”和取票的“一凉”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买了票却不着急取,这些票就相当于在取票之前被“加上了锁”。在没取之前,铁路部门必须暂为保留。但也由此带来的是票库里的存票越来越少问题,也就是说能买到票的人也越来越少。如果票库里的票大多数都是被“虚拟售出”,而铁路部门还要为这部分“不确定”的旅客保留车票,直接的结果就是让很多应该能买上想要坐的车次和时间的旅客,结果硬是被“错过”了。这种情况势必严重干扰售票秩序,甚至造成列车上座率的“虚靡”。 看来,“买了票而不取”不仅影响到了铁路部门的正常工作秩序,还侵害了其他旅客正常出行的权利。目前已经成为铁路系统售票工作的一个“心病”。再有,最近一再被诟病的火车票“退票费”话题,也同样剑指旅客购票之后不能如约出行的问题。 怎样能更好地解决网络购票的后续“落地”问题,依照笔者之见,如果光靠铁路部门在媒体上的提醒,未必能够到位。因为被旅客取票自由所牵制的售票“被动”,必将也会让客流组织工作陷于被动。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把“被动”转化“主动”,这是非常值得铁路部门深思的问题。如果能象网购物品那样,买单成交之后,就交给快递进行后续服务的话,也许可以有效缓解这个问题的发生。 |
相关阅读:
- [ 06-05]丢失实名制火车票后到底咋办?
- [ 06-05]“实名制火车票”为何挂失不认实名账?
- [ 06-05]“丢失的火车票”怎就被架在火上烤?
- [ 06-05]火车票“遗失不退”让实名制蒙羞
- [ 06-05]火车票“不能”挂失有没有理由
- [ 04-21]火车票打折,得市场却难得民心
- [ 03-27]网友咋对打折火车票只买单不买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